【本報訊】政府近年不斷推出教育改革,但卻未能取得家長支持,有家長甚至認為,若入不了足以抗拒「教改混亂」的名校,便會送子女到外國升學。在昨日九龍塘小一統一派位收發中心內,一名與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一樣叫Arthur姓李的學生,其父表示若未能如願獲派喇沙小學,可能會讓他提早到英國讀寄宿學校。這位重視子女教育的父親,過去數年已花了一百五十萬元給長子到英國升學。 記者:倪清江
小一統一派位昨起一連兩日接受準小一家長報名,在第四十一網(九龍塘區)收發中心所在的九龍塘官立小學門外,一早有十多名家長在寒風下排隊等候辦理選校手續。昨日所見,男生家長幾乎首選喇沙小學,女生家長則選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
九龍塘區名校林立,一直是望子女成龍家長的必爭之區。經營電子工程公司的王先生,六年前出售深井舊居,到九龍塘購入一間約八百萬元的新居,為的是子女可入讀九龍塘名小學。他坦言樓價在其後暴跌了一半,近期仍未見回升,但絕不後悔。
為兒子報讀喇沙小學的王先生坦言對名校有信心:「名校有保證,買個brandname(牌子),出路好啲。」他還每月花二、三千元給兒子上興趣班,連同三千元幼稚園學費,他也不禁感慨說:「真係貴過讀大學。」
從事證券工作的李先生,亦為次子Arthur首選喇沙小學。他說,現於英國讀大學二年級的長子,十三歲便到英國讀寄宿學校,因當年被派到一間不理想的學校。他說:「(本港學校)壓力好大,英國學校雖然放好多假,但仍夠時間教晒所有科目。」
李先生說,若Arthur能獲喇沙小學取錄,便會讓他繼續在港升學,否則可能把Arthur提早送到英國讀書。這些年來,李家長子在英國讀書,總共花了約一百五十萬元。事實上,李先生一家像與教育問題分不開,除次子與教統局局長李國章的英文名一樣都是「Arthur.李」外,李先生的弟弟巧合地亦叫李國章。
近年家長都不惜花費培育子女,昨日在收發中心外排頭位的黎先生透露,每月用於女兒身上的開支合共有一萬元,包括興趣班、雜費及幼稚園學費。
另一位家長張太每月也花費約五千元讓女兒參加英文補習班、鋼琴班及話劇班,她相信話劇班對兒童成長很有幫助,可以訓練兒童的自信心。
昨日仍未到收發中心為子女報名的準小一家長,須於今日辦理。今年有二萬三千三百多名學生參加小一統一派位,結果將於六月四日公布;另二萬六千名準小一生已於去年十一月透過小一自行派位機制獲得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