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員指有違爭勞工權益形象<br>民陣無理裁員引發內訌

成員指有違爭勞工權益形象
民陣無理裁員引發內訌

【本報訊】正當民間團體為爭取普選及進行民間公投而礪兵秣馬之際,曾發起「7.1」遊行的民間人權陣線卻以人手過剩為理由,未與員工交代情況下,突然裁走秘書處其中一名員工,觸發民陣部份成員團體不滿,批評民陣未有利用充裕人手,積極推動民主人權工作,裁員手法也有違爭取勞工權益宗旨,更有代表認為事件會影響民陣形象,要求召集人莊耀洸盡快交代及負責。 記者:莫劍弦

民陣秘書處原本只有一名職員,負責處理包括籌組「7.1」遊行等民間活動,但因工作量不斷上升,民陣去年再增聘一名職員,但本月初民陣以「召集人會議」名義發電郵,通知團體成員其中一名職員離職,並無解釋原因。
但不久有團體代表發現原來該員工並非自行請辭,而是民陣內以「人手過剩」為理由被裁走,事前也未有與秘書處員工討論,只是單單由民陣各召集人投票決定裁員「名單」,事件引發民陣內部不滿,其中民陣內兩個最大參加團體教協及支聯會,更向民陣各團體發電郵,聲援被裁員工。

支聯會責手法無情
教協代表在電郵中質疑兩職員均無參與人手過剩評估,被剝奪談判權,民陣成員不少是爭取勞工權益的團體,究竟是次裁員的做法是否一個良好僱主所為?支聯會代表在電郵中更質疑,民陣如何評估未來工作量得出人手過剩結論,因為未來半年,民陣要推動種族歧視立法、回應特首施政報告、籌辦「123遊行」、「7.1」遊行及民間公投等,裁員必會增加員工工作量,有違民間團體一直爭取「最低工資、最高工時」目標,今次裁員手法單向及無情,難以令人接受。
有民陣團體代表認為,民陣一向標榜為弱勢社群、打工仔爭取權益,自己卻未能以身作則,肯定影響民陣形象,召集人莊耀洸有需要作解釋和負責。

員工背景難以搵工
身兼教協會長及支聯會常委的張文光對事件感遺憾,他說願意在這些組織工作的人,大多是有理想、有獻身精神的人,由於他們曾在民主派組織工作,日後難到其他機構工作,而且民陣要負責推廣民主人權工作多的是,他不明白為何會有人手過剩,民陣應要珍惜人才,重新聘用該職員。
民陣召集人莊耀洸表示有關事件由民陣人權小組召集人范立軒回應,但范立軒未有回覆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