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代表昨日在澳門達成春節包機協議:自一月二十九日至二月二十日,兩岸分別有六家航空公司共四十八班飛機,在北京、上海、廣州和台北、高雄之間直飛,中途須飛經香港空域,但毋須着陸。這是自一九四九年以來兩岸首次雙向直航,亦是首次有中國大陸的航機降落台灣,將有助緩和兩岸緊張局勢。
兩岸春節包機協商的會議在昨午二時十五分開始,至四時左右結束,雙方代表一齊會見記者。中國民用航空協會海峽兩岸航空運輸交流協會副理事長浦照洲,與台北市航空運輸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樂大信,共同說明協商結果。
浦照洲說:「雙方在很短的時間內,在祥和的氣氛中,高效率地進行了溝通,達成了共識,作出了安排。」他宣布,包機的時間為本月二十九日至下月二十日,即農曆十二月二十至正月十二;大陸的航點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台灣的航點為台北和高雄;兩岸將各自指定六家航空公司參與春節包機,各自執行二十四個航班。
樂大信補充說,兩岸包機將以不在第三地落地方式飛行,但雙方飛機往返須經香港飛航情報區(航空管制區)。這是兩岸分隔逾半世紀來,首次達成雙向直航協議,比二○○三年的春節包機取得兩大突破:一是實現直飛,毋須中停,即不用在第三地着陸;二是兩岸對飛,不只是台灣的航空公司往返兩岸。
早在二○○三年,台灣的民航客機首次獲准降落上海浦東機場,接載台商回鄉過年,但飛機必須在香港、澳門中停着陸。去年由於兩岸關係緊張,未能舉行春節包機談判。
今次談判的另一大特點是,兩岸官員均以民間身份參與這次談判。浦照洲身兼中國民航總局台港澳辦公室主任,而台灣民航局長張國政,則以台方顧問身份與會。在台灣海基會、大陸海協會中斷磋商逾六年的情況下,這次會談也是兩岸關係的一個突破。
不過,國民黨包機洽商團早前訪問北京時,國台辦曾同意將航點擴大至北京、上海、福州、廈門、深圳、廣州和台北、高雄、台中,但雙方達成協議的航點縮至只有五個,而第三地空域也縮減至只飛經香港,未接納可飛經日本琉球群島的建議。對於這些變化,兩岸官員均不願說明。
本報記者/中央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