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寨城衙門大翻新

九龍寨城衙門大翻新

【記者蔡元貴報道】擁有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的九龍寨城公園衙門有多處需要維修,根據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保養工程文件顯示,衙門其中一座建築物的屋頂遭白蟻蛀蝕,部分磚塊亦已損毀,各項維修工程費用約需一百萬元。

約需一百萬元
衙門景區位於九龍寨城公園的中央位置,是清代朝廷「衙門」大鵬協府及九龍巡檢司衙署所在地。衙門為九龍寨城僅存的古建築物,於一八四七年建成,是一所三進四廂的南方建築物,牆身及柱礎用青磚及麻石建造,而屋頂樑架則為傳統木材結構,上鋪素燒的筒瓦和布瓦。
康文署的定期勘察發現,衙門內其中一座稱為「二進」的建築物有明顯損毀。「二進」內有一根木柱和數根木樑遭白蟻蛀蝕,必須更換;而內牆和外牆的油漆亦已剝落,須重新粉飾。此外,衙門內部分磚塊已經變壞,磚面有超過三毫米深的裂痕或殘損,並出現磚皮剝落的情況。
維修費用約需一百萬元,工程包括更換遭白蟻蛀的木柱和木樑,新置的木材,須選用經由木材供應商合格防蟲處理的木材。更換磚塊也很嚴格,就算只有一層磚面出現殘缺,內外兩層磚牆的磚塊都要徹底修復。
工程文件指出,為確保衙門歷史價值不受影響,所有建築和上漆工序將由經驗老到的工匠審慎進行。古物古蹟辦事處和建築署亦會派出專家審慎監督整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