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路縱橫:新車大減價華晨未是吸納時

股路縱橫:新車大減價華晨未是吸納時

今年係中國汽車業經營最艱難1年,一來進口關稅下調,二來信貸收緊,甫踏入05年,市場即掀起減價潮,特別係高檔車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華晨汽車(1114)聯營華晨寶馬為今年的高檔車減價戰掀起序幕,旗下在內地生產的寶馬3系及5系,已由本周三開始,減價13%至14%。以寶馬318i為例,舊價39.8萬元人民幣,新價34.8萬元人民幣,大減5萬元人民幣;至於520i,售價更調低8萬元人民幣至49.8萬元人民幣。
華晨寶馬減價的幅度,比市場原先預計的6%來得大,估計今次減價將令華晨05年的收入減少3億元人民幣。
即使減價後,內地寶馬同進口貨競爭,仍未能佔到太大優勢;以5系而言,兩者售價相若,而進口3系則略貴1成。2006年,汽車入口關稅進一步調低,勢迫華晨寶馬要再減價。

盈利預測遭調低
麥格理就看淡華晨前景,指汽車銷售疲弱,加上生產使用率低企,集團需持續減價促銷,預期華晨寶馬未來兩年仍會錄得虧損,因此調低華晨04年至06年盈利預測20%至25%,目標價亦調低20%至1.14元,維持「遜於大市」投資評級。
摩根大通分析報告指華晨調低05年中華牌轎車及寶馬的銷售目標,因此亦調低其05年的盈利預測29%,至3.2億元人民幣,並維持「減持」投資評級,目標價0.925元。
華晨調低05年銷售預測,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其04年的銷售,亦較預期減少15%,表現比同業為遜色。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04年全國汽車累計產量507萬輛,與上年比較,增長14.1%,銷量507.1萬輛,增長15.5%,其中轎車累計產銷量達231.6萬輛和232.6萬輛,分別增長12%和15.1%。
過去1年,華晨股價由接近5元的高位持續下跌到1.35元,跌幅超逾70%,頗大程度已反映了業績不前的困境,但若以05年的盈利預測3.2億元人民幣計,每股盈利為8.7仙人民幣(折8.2港仙),則現水平股價無疑仍屬偏高,可在其調整到1.20元以下水平,才考慮吸納。
郭兆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