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剛發表今年的施政報告,但這份施政報告竟隻字不提改善婦女地位、消除性別歧視等方面的政策。反觀去年的施政報告,當中起碼還有一段提及改善婦女地位。
施政報告是政府對過去一年的施政反省和制訂未來政策的基礎。因此,去年的承諾不能含混而過,起碼要有所交代。就以「性別觀點主流化」方面的工作為例,既然婦女事務委員會過去幾年積極在各政府部門推行有關工作,這點關乎多個政府部門的施政方針,牽涉之廣,公眾竟然無從得知其成效及進展。
即使上周劉慧卿在立法會向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提問時,答案也不過是屋宇署考慮增加電影院和公共場所女廁數目,民政署考慮在諮詢法定組織中,規定最低有25%女性成員等。一切都在考慮中,沒有具體計劃、沒有清楚時間表。周局長在答問中提到,已經有十三個政策局和措施,引入「性別觀點主流化」,究竟是哪十三個?施政報告理應提及,並交代該十三個政策局和措施的的進展及發展方針。
推行「性別觀點主流化」是改善婦女地位的核心工作。不但影響婦女公共空間的使用,例如公廁,或社會事務的參與,如參與諮詢架構的機會。影響婦女的範圍:包括政治(家庭主婦的投票權)、經濟(貧窮和就業機會)、文化(性暴力)及福利(家庭政策或幼兒服務)等。政府在促進性別平等,以及推行「性別觀點主流化」方面的決心和誠意,看施政報告,一目了然。
新婦女協進會 梁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