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不平衡現象難矯正

國際視野:不平衡現象難矯正

美國去年11月份貿赤再創新高達603億(美元.下同),比市場預期的540億超出10%有多,原因是石油價格高企和從中國進口消費品增加所致。其實單從周二中國發表紀錄貿盈數字來推測,幾可肯定美國貿赤未必會低於10月的560億,分析員是一廂情願抑或不肯修正?
筆者時常掛在口邊的不平衡現象始終無法改善,皆因日本元氣大傷,縱使藥石亂投,還是得番半條人命,期待其走出深切治療部,相信還有排。除非日圓大幅貶值,但「大佬」(美國)正求自保,又怎能不暫捱義氣,問題是要捱幾耐,會不會捱到奄奄一息而已。
歐洲正處整合時代,當中有不少結構問題尚待解決,一個統一的貨幣政策,配合一套共用的財政方針(穩定及增長條約規限赤字預算不可超越GDP的3%),是否會衣不稱身,暫無法「觀賞」到,只知經濟表現參差,各有各的隱憂,自顧已不暇,又哪有時間大義凜然談承擔之大道理?何況一直想擺脫被美國牽着鼻子走,大奏潮州音樂──自己顧自己,必矣!

人民幣升值炒風勢更盛
中國在宏觀調控下,進口減少了,但出口卻續見增加,貿盈和外滙儲備均創紀錄,增加人民銀行穩定貨幣滙率壓力之餘,不無給美國攻擊藉口,看來炒人民幣升值之風會更盛。但宏觀調控不能收回,「水泡」又不能放,貨幣政策又甚被動,貨品卻要照賣,入少出多,與美元矛盾將日益惡化,但卻無可奈何!全球倚賴一個大買家,汝道危否?
咦!有辦法,美元大幅貶值,聯儲局加息絕不手軟,用番年前採用的「Jcurve」──簡單講乃誘發國民用美國貨及增加儲蓄。今時唔同往日,那麼全世界經濟豈不……?!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