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消委會測試十款不銹鋼保溫瓶和十四款不銹鋼保溫杯,結果顯示其保溫能力有很大差異,有保溫瓶的保溫能力甚至未達國際標準,而大部份樣本聲稱容量與量度結果有出入,亦未達標準。
消委會在各保溫瓶注入攝氏九十五度熱水保溫六小時後,表現最佳的膳魔師保溫瓶可維持在水溫七十九點九度,但Japanhome保溫瓶只有六十六點九度,低於歐洲標準的七十度;而且,只售五十元的Kingsland保溫瓶,原來亦不遜於售二百三十多元的膳魔師保溫瓶,同時成為整體表現最好的四個樣本之一。
不同保溫杯的質素差別更大,歐洲標準並無有關保溫杯保溫能力的規定,但保溫兩小時後不同樣本的水溫由四十四點四至八十三點六度不等,差距高達三十九點二度。十四個保溫杯樣本中,以真空隔熱的樣本較為保溫,其次是PU隔熱層和雙層不銹鋼。樣本售價與保溫功效亦沒有直接關係,總評最好之一的Eagle保溫杯亦只售七十五元。
差不多所有樣本聲稱容量與量度結果有出入,未達到歐洲兩者要相符的標準,保溫瓶相差百分之四至百分之十六,保溫杯相差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二十六。全部樣本都通過倒水、穩定程度、溫度驟升、漏水、密封程度和撞擊等各樣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