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伯回應國家主席胡錦濤「查找不足」的要求,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九十八段有十一段為「自我批評」。他提出,「首先,我們未能確立『以民為本』的施政理念」。
若說未能完全做到「以民為本」,那還說得過去,但董伯說是「未能確立『以民為本』」,那麼市民就會問一句,七年半確立的是以甚麼為本?「以中央為本」?「以大商家為本」?以何鴻燊說的那位「肥到連襪都着唔落」的人為本?或「以官為本」?以自己任滿後的生意出路為本?董伯總應交代一下吧!
………………………………
董伯自我檢討,在「制訂政策時,未做到凡事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
這句話不是已講了幾年了嗎?即使是「以民為本」,去年施政報告的題目就是「把握發展機遇,推動民本施政」。為甚麼今年仍說未能確立「以民為本」?為甚麼每年施政報告都提到的要把握內地的經濟起飛機遇,而今年仍說「沒有及早回應內地經濟進步」呢?這七年半他到底是幹甚麼的?
………………………………
社會上各個階層,只要不是官就是民。所謂「以民為本」,董伯整個報告卻沒有告訴我們,以甚麼樣的「民」為本。是以大富之「民」為本,以中產之民為本,還是以貧民為本?
相對於「民主」,「民本」的缺陷其實正在這裏。民主是每一個「民」,都以自己手上的選票作主。民主就是數人頭。沒有富民、貧民之分,一律平等。「民本」就要看當權者以甚麼民為本也。
………………………………
董伯在施政報告中,說到改善方向時,首先提到「堅決反對『官商勾結』」,「徹底杜絕『利益輸送』」。
通常,提到未來「努力方向」,並循此方向改善時,所針對的一定是已有的弊端和缺失。因此,既提到「反對『官商勾結』」、「杜絕『利益輸送』」,就一定是已有「官商勾結」、已有「利益輸送」的弊端存在,否則「堅決反對」和「徹底杜絕」不是形同打空炮?
………………………………
古希臘詭辯學家有一句名言:「你沒有失去的,就是你仍然擁有的」,若你回答「是」,那麼他就說:「你沒有失去角,因此你頭上有角。」
以此來形容董伯的「堅決反對」、「徹底杜絕」,庶幾近之。
………………………………
董伯出席美籍華人精英組成的「百人會」開幕禮致辭,他說,「若有人問我對現時工作的喜歡程度,自己的忠告就是不要做行政長官。」但他補充,能夠擔任特首,是一種「榮幸」。
是「榮幸」,還是恥辱?看來以中央為本的看法,與以絕大多數市民為本的看法,未必相同。是一種「榮幸」,還是一種「富貴」?以中央為本的看法,與以個人或家族利益為本的看法,恐怕也不一致。
………………………………
董伯又提到「盡量避免給國家添煩添亂;幫助那些對中央仍有懷疑以致對抗意識的人,改變想法」。
從「國家」看來,回歸七年半最大的「煩」與「亂」,是前年提出來要硬闖立法會的二十三條立法。這個「煩」「亂」不知是誰「添」出來的?是那些對中央有對抗意識的人嗎?還是把二十三條立法視為「天經地義」而不惜損害市民自由權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