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對納粹復辟說不

國際社會對納粹復辟說不

哈里王子穿納粹軍裝遭千夫所指,他可能心想:「只是一件開玩笑的服裝罷了,有甚麼大不了?」但穿納粹軍裝,絕不是開玩笑。連王子也穿納粹軍裝、戴納粹徽章,大可以是給納粹主義復辟的推波助瀾,讓納粹暴行再次走出魔瓶。歷史已經見證了納粹暴行,打開納粹魔瓶,國際社會都會同聲說不,哈里當然要被罵了。
經歷了納粹德國妄想發動戰爭統治世界、將六百萬猶太人送進集中營毒氣室大屠殺,一頁頁血迹斑斑的殘暴罪行,連納粹主義的始作俑者德國,在二戰後不敢再提,希特拉這個名字變成不可觸碰的禁忌,以作為對自己的歷史過錯的一種懺悔。

法右派維護德軍或被控
偏偏近年有人開始要給納粹暴行和希魔「平反」,又或者來一次修正評價。
譬如,當希特拉的自傳《我的奮鬥》至今仍被列作禁書,德國去年一齣電影《沒落─希特拉與第三帝國的結束》打破幾十年忌諱,首次以希特拉為劇情片主角,但不是說他的罪行,反而是展現魔頭的人性。
可是從德國到國際社會對這種修正主義都說不。這齣說要表達希魔溫情人性的電影上映,德國輿論未公映就質疑「應該給一個魔頭賦予人性嗎?」大家都擔心希魔新形象會淡化他的暴行。
不單在德國,法國、瑞士和波蘭等多國,都立法禁止挑戰納粹暴行史實,發表質疑言論,例如被屠殺猶太人沒六百萬那麼多、聲稱納粹黨沒有用毒氣室殺猶太人,都被視作種族主義以至為反人道罪行辯護,可罰款和入獄。
法國極右派領導勒龐上周接受一份右翼周報時說,相對於歐洲其他二次大戰被佔領國家,德國佔領法國「不算特別不人道」,但沒提到法國七萬六千猶太人當時被遣送到境外集中營,最後死剩二千五百人。他的言論一出,勒龐立即被炮轟,政府更考慮起訴他「否認反人道罪行」和「為戰爭罪行辯護」兩項刑事罪行。
有德國人說大家太執着,不肯忘記過去,但忘記過去,像哈里那樣穿起納粹軍服,讓納粹再受吹捧、曝光,後果會是魔瓶給打開了。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