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很多人認為服用補腎中藥有效預防骨病如骨質疏鬆,但一直缺乏科學證據支持。香港理工大學一年前開始對淫羊藿(粵音:霍)及女貞子兩種補腎中藥進行研究,初步發現兩者能有效減慢鈣質流失,有助預防骨質疏鬆。但有中醫師提醒市民,不應胡亂服用淫羊藿及女貞子,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記者:黃秋豪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講師黃文秀稱,骨質疏鬆是由於女性更年期子宮收縮而缺乏雌激素,導致骨骼的新陳代謝失去平衡,流失大量鈣質及用以支撐骨骼的骨小樑,令骨骼密度減低,容易出現骨折情況。三分之一的六十至七十歲女性受骨質疏鬆影響,八十歲以上更有三分之二人出現骨質疏鬆。
她又稱,西方過往一直利用雌激素預防及治療骨質疏鬆,但服用過多雌激素會增加女性患上乳癌或其他生殖器官癌症的機會。以往一直有說法指補腎中藥能有效預防骨病,故理大在一年前開始對兩種補腎中藥材包括淫羊藿及女貞子進行科學研究,探討它們對預防骨質疏鬆成效。
黃文秀首先將一批成年老鼠的子宮切除,使牠們缺乏雌激素,然後把老鼠分成兩組,一組服用中藥,另一組則不服用。三個月後,她測試兩組老鼠血清及尿液中的鈣質數量,發現服用中藥的一組血清及尿液中的鈣質數量較少,亦即鈣質自骨骼的流失率較低。此外,研究又發現淫羊藿能減少骨小樑流失。
中醫公會會長關之義表示,中醫所謂的「腎臟」,除包含泌尿系統外,也包括人的生殖能力、發育等功能,所以中醫有所謂「腎主骨」的理論,即腎臟主導人體骨骼的強、弱和生長。他又稱,過去也曾嘗試處方淫羊藿及女貞子給被西醫確診為骨質疏鬆的女性服用;但他強調,由於兩種中藥的性質各有不同,故不能混合使用。「因為每個人嘅體質唔同,如果未經診斷就亂咁食,好易會有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