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一點通:「母子基金」精挑基金組合

投資一點通:「母子基金」精挑基金組合

以下是1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從前有1個叫「哭婆」的老婆婆,她每天都會坐在廟堂門前哭泣,不論是晴天或是雨天都是哭得很厲害。有一天,途人終於忍不住問她:「為甚麼你每天都在哭呢?」她就哀哀的回答說:「我有兩個兒子,一個賣雨傘,另一個賣鞋子。雨天的時候,賣鞋的兒子沒有生意,我就替他擔心,所以哭起來了。晴天的時候,賣雨傘的兒子沒有生意,我又替他焦急,所以便哭了。」

故事的結局如下:途人聽了就對她說:「唏!雨天的時候,賣傘的兒子有生意,你應該替他高興;晴天的時候,賣鞋子的兒子有生意,你更應該高興吧!」哭婆聽了這一番說話,覺得很有道理,從此不論晴天還是雨天,她都是開開心心的,人家都改口叫她做「笑婆」了。
故事的道理很簡單,就是鼓勵大家要樂觀地看事情。同時亦有一個啟發:如果哭婆的兩個兒子共同開設一家小店,同時售賣兩傘和鞋子,店子生意就再不用因為天氣陰晴而受到影響,那不是更好嗎?

經濟氣候有陰晴
基金投資也是一樣──經濟環境「晴天」時,股票基金的表現當然會勝過債券基金;但經濟環境逆轉時,債券基金的表現則可能會略勝一籌。單說股票基金,由於各國的經濟情況有所不同,投資於不同地區或國家的基金,自然也表現各異。
有見及此,不少基金投資者已逐步改變原來只投資於一、兩隻基金的策略,改為建立一個基金投資組合,以便更有效地調節基金投資的風險回報,和控制回報的穩定性。問題是,不是每一個投資者也曉得挑選合適的基金,他們也不一定有空觀察和研究組合中基金的表現。基於上述因素,便為「基金中的基金」提供了發展的空間。

母基金負責篩選
「基金中的基金」是專門投資於其他基金的基金,一般由數十隻基金組成。「基金中的基金」是「母基金」,投資組合中的基金則稱為「子基金」,因此也有「母子基金」的稱號。投資者可透過這類基金作多元化的投資,部份更可涉足於一些不接受零售投資者參與的名牌基金,在擴大投資選擇範圍之餘,多少也能分散基金的投資風險。再者,有「基金中的基金」經理代行挑選具投資價值的基金、為基金進行盡職審查、監察子基金的表現,以及調整各隻子基金在投資組合的比重等,也減省了投資者的時間和精力。
不要以為每隻「基金中的基金」都是風險相若的;事實上,在「基金中的基金」這組別,也有很多類型不同的基金,其風險也大有不同。簡單地說,「基金中的基金」可分為「分散型」和「專門型」。分散型的基金可廣泛地投資於不同的股票、債券及貨幣基金上,有的甚至投資於對沖基金上。可以想像的是,主要投資於股票基金的「基金中的基金」,其風險應該與投資於債券的有所不同。另外,基金的投資地區和投資策略也會影響「基金中的基金」之風險程度。

母憑子貴是定律
只要看看基金說明書,投資者便會對基金組合主要投資的資產及地區範圍有大概的了解,某些基金甚至會說明其目標回報及波幅。其後,便應細看組合中每個資產類別或策略的比重如何,以進一步分析基金組合整體的風險回報水平。由於母基金的回報最終也得看子基金的表現如何,故投資者應看看基金經理挑選子基金的準則、過程、監管等系統是否全面可靠。
最重要的,還是要投資者跟隨個人投資目的、對風險的承受程度,和對回報的預期作分析,選擇一隻切合個人需要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