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北水南來國企未受惠

陸叔理財:北水南來國企未受惠

國家外滙管理局正式批准平安保險(2318)以外滙資金投資境外市場,雖然該額度僅為136.5億元(約17.5億美元),但與早前中央容許自由行旅客多攜現金出境的政策一樣,都是QDII正式推出前的前期「排洪」工作,讓國內過剩的資金有向外流出的合法渠道。
不過,消息出籠後,除了對國內保險類股份帶來正面刺激外,對其他國企股似乎並沒有帶來多大驚喜,與去年只聞樓梯響時,國企股已被炒到「飛砂走石」的情況完全是兩碼子的事。是今次所批的金額太少,還是市場對國內資金可以流出境外的消息已開始麻木呢?

政策透明難惹憧憬
首先,今次外管局正式落實保險企業資金可以往外投資,與去年純炒消息的情況不同。由於去年炒的是國內資金流入本地股市,但實際上是沒有任何具體方案,不少熱錢借這些消息為國企股創造無限憧憬,因此才將國企股價推上;相反,今次有關政策正式落實,而且有明確的投資金額,難以為市場帶來無限憧憬,所以國企股的表現是可以理解的。
可能大家會有一個疑問,就是既然平保能獲准把外滙資金投資境外市場,中央短期內或會進一步放寬資金流出,這同樣具備炒作概念,為何今次不管用呢?第一、近日港股表現極之反覆,由對沖基金主導市況走,一些傳統資金根本不會在這個時間買貨;第二、連日來香港大吹資金撤走之風,儘管國內真的有資金流入,也只是杯水車薪,令此消息的正面刺激也被淡化;第三、外管局是次開放的是保險企業資金,由於保險資金的投資策略一直以穩健為主,所以即使有資金流入港股市場,它們亦只會選擇一些具備優質基本因素的股份,因此不能觸發借消息炒概念的炒風。

投資策略偏向保守
不過,假如下周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長項懷誠到訪本港時,再有國內社保基金來港投資的事宜落實,或者有助刺激國企股的整體表現。
但有一點大家要留意,社保基金跟保險業資金一樣,都是追求穩定回報作投資的目標,因此即使國企股獲資金所追捧,都會集中於一些有較高股息的股份,如馬鋼(323)、中石化(386)、中石油(857)和浙江玻璃(739)等。至於波動性較大的原材料股份,其表現一直與國際期鋁、期銅等價格表現掛鈎,未必會吸引這些資金作長線吸納,但短線借勢炒波幅的情況或會出現。
另外,國內保險業資金及社保基金對外開放,我反而覺得本地的藍籌股更加會受惠,原因是它們有穩定的派息政策,而且基本因素較國企為佳,正正合乎此類較保守的資金作長線投資。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