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委員會只諮詢無實權

扶貧委員會只諮詢無實權

【本報訊】特首董建華表明新成立的扶貧委員會僅屬諮詢機構,只向有關官員提供意見而沒有制訂政策權力,立法會議員質疑日後就算委員會達致共識,官員亦不會接納執行。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則稱,若以個人入息中位數一半作為貧窮線,本港共有一百一十萬人活在貧窮線下,但他強調港府無意制訂貧窮線。

110萬港人處貧窮線下
董建華在施政報告中宣布設立由財政司司長領導的扶貧委員會,他昨日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稱,雖然扶貧委員會只是諮詢組織,但成員會有廣泛代表性,政府會很重視該組織所達成的共識,他表示,委員會向政府提出的政策建議,會由政府整體作決定。
董又強調,撰寫施政報告時花了最多時間研究解決跨代貧窮問題,並聽取各政黨及團體意見集思廣益,不過民協立法會議員馮檢基批評,委員會只屬諮詢架構沒有實權,政府決策局會否接納委員會的共識成疑。
周一嶽昨在電台節目中表示,港府無意訂立貧窮線水平,並指若參考外國經驗及學者以個人入息中位數一半,即二千五百三十四元作為貧窮定義,估計本港共有一百一十萬人活在貧窮線下,這水平接近學者及社福界提出的貧窮線定義,故無必要再硬性定出貧窮線。他傾向在綜援以外提供特別措施,針對不同家庭的需要提供援助。

周一嶽:「定下大原則」
周一嶽又否認扶貧委員會是「花瓶」組織,委員會的責任是「定下大原則」,決定政府在扶貧工作的立場,及如何動員社會上的資源,由財政司司長任主席是合適人選,不會因他是財金官員而在扶貧上「手緊」。
社會福利署署長鄧國威稱,正研究將住院津助直接發給受助人,以便他們靈活選擇入住護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