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面對人力資源出現嚴重錯配,特首董建華昨宣布動用七億八千七百萬元,協助基層市民及弱勢社群就業,包括推出兩項就業計劃,資助僱主聘請長期失業者及殘疾人士;政府又決定延續公營機構及政府部門共九千八百個臨時職位合約,但仍有一千九百名臨時工不獲續約。有工會促請政府應將所有臨時工改為長工聘用,加強他們的就業保障。 記者:盧文烈 譚暉 倪清江
特首昨日表示,政府會繼績每年平均投放二百九十億元於公共工程建設,估計每年可為大約四千二百名專業技術人員和四萬一千名建築工人提供就業機會,連同其他就業計劃,估計未來一年由政府創造的職位有五萬八千個,若把旅遊、酒店及航空等行業所創造的職位計算在內,未來三年市場上的職位空缺多達九萬八千二百個。特首預計,隨着經濟好轉,今年失業率會進一步下調。
政府宣布向勞工處撥款一千七百萬元,四月一日起推行「工作試驗計劃」及「就業展才能計劃」,以協助弱勢社群就業。「工作試驗計劃」主要針對長期在勞工處登記但尚未找到工作,或曾多次參加求職面試而未獲取錄的「特困戶」,參加計劃的人士會安排到機構「試工」一個月,之後每名參加者將獲勞工處發放四千五百元津貼,僱主毋須支付分毫,政府會鼓勵參與機構聘用完成工作試驗的人士,名額二千個。
消息人士稱,雖然計劃不設年齡限制,但由於現時全港二十多萬失業人口中,近半是中年人士,估計參加者多屬中年。現時勞工處亦有推行「中年就業計劃」,為年滿四十歲的失業人士提供三個月在職培訓,計劃推行至今已有八千七百人受惠。消息人士形容,兩項計劃互相掛鈎,參加者完成試工後可轉投中年就業計劃。
勞工處又設立「就業展才能計劃」,為一千名殘疾求職者提供一個短期的職前培訓課程,僱主每僱用一名殘疾人士,每月可獲相等於半個月工資的津貼,上限三千元,為期最多三個月;該處會向獲僱主委派協助殘疾僱員適應新工作的指導員發放五百元獎賞。政府會加強監察僱主,以防計劃被濫用。
民間團體近日紛紛表態關注政府臨時職位即將期滿問題。特首昨日宣布動用七億七千萬元,延續其中八成四,即九千八百個臨時職位合約。
消息人士稱,獲續約的職位均有實際需要,政府不會為「延續而延續」,而長遠會否將臨時工轉為長工,則交由部門決定。
消息人士說,不獲續約的一千九百份臨時工中,約一千人受聘食物環境衞生署從事清潔工作,其餘包括旅遊大使及清潔香港助理。
職工盟清潔服務業職工會組織幹事曾智仁批評,一千九百名政府臨時工不獲港府續約,將加入失業大軍。職工盟又指施政報告在勞工事務方面「交白卷」,對打工仔沒有承擔。
三十多名來自香港青年協會的青少年,昨一同觀看董建華宣讀施政報告的電視直播。他們普遍認為報告未能提出協助青少年就業的具體措施,僅給予董建華五、六十分的及格分數。
一名參與青年自僱支援計劃的呂先生批評新一份施政報告:「平平無奇,冇乜新意,聽完都畀唔到香港人覺得香港會好嘅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