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億建屯門回收園

3.1億建屯門回收園

【本報訊】董建華在施政報告強調推動有利環保的發展,將會投入三億一千萬在屯門興建回收園,創造就業機會。另外,政府又會訂立強制性產品責任制,確保產品回收再用,以及徵收環保費,用來資助環保行業,回收廢車胎將會是第一步,預計明年中將諮詢公眾意見,然後責任制會陸續推廣至電池、電子產品及飲品容器等。

年底可推行計劃
董建華在施政報告內強調支持環保工業,會制訂優惠政策,扶助環保工業發展。政府現計劃在屯門三十八區建回收園,面積達二十公頃,明年初展開工程,第一期明年底啟用。回收園計劃供廢紙、塑膠、玻璃、電子及電腦等回收行業申請使用。
現時回收業合共有三萬名活躍及非活躍就業人口,政府相信建設回收園可創造就業機會。
董建華亦提到推行強制性產品責任制,確保產品得以回收再用。預計最先推行是去年財政預算案提出的廢車胎回收計劃,預計明年中諮詢公眾,年底推行計劃。
政府正研究的產品回收項目包括電子產品、電池、飲品容器。政府去年在財政預算案中,曾表示考慮徵收車胎稅,當時曾考慮車主在換領汽車牌照時候繳付車胎稅,每名私家車車主一年要付十元。
今年在施政報告提出的其他環保措施,包括在十年內動用十二億元把十六段明渠覆蓋,進行海水化淡及生活污水循環再用研究。

業界指地點偏遠
環保回收業總商會主席羅耀荃認為回收園位處偏僻,就算由屯門市中心也要花十多分鐘車程才抵達,若把回收廢物由市區送到屯門,交通費已經花上三百至五百元。他認為回收園應設於市區才對業界有幫助,他個人就一定不會去回收園設工場。
減少廢物委員會成員文志森認為今年施政報告新意不大,回收園已經是政府二○○一年提出的計劃,但他寄望政府落實執行產品責任制,強迫製造商回收產品才可真正推行回收再造工業。地球之友環境事務經理朱漢強則表示,擔心這類回收園最終可能成為處理外國廢物的場所。

回收園計劃可供廢紙回收商申請。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