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小學稱可增師生互動

試驗小學稱可增師生互動

【本報訊】位於彩虹邨的聖公會日修小學,是其中一間參與小班教學試驗計劃的學校。校內小一及小二各班只有二十多名學生,負責校內小班計劃的陳裕均老師昨表示,小班教學的成效不應以學生學科成績衡量,而是學生的行為是否有進步,他的經驗則是肯定的。
在該校就讀小二的李婉婷認為,在初小推行小班教學,有助他們適應校園生活,「一年級學生冇咁適應新環境,少啲人會好啲。」她的同學曾美琪又說,部份一年級同學很頑皮,「如果少啲人喺度,班主任會容易啲管。」另一女生黃嘉渝說,班內學生人數少,若她被人「蝦」,老師便較易把壞同學捉出來。她們都希望下學年升讀小三後,仍可以小班形式上課。

提早加以輔導
陳裕均老師認為,學生人數較少時,最明顯是課室空間較大,教師上課時可替學生安排不同活動,增加師生互動;教師也較易察覺學生的不足之處,提早加以輔導。對於有人指小班教學最多只會改善學生成績,成效並不顯著,他則不認同,「如果只講分數,比較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