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變同情 - 左丁山

激情變同情 - 左丁山

心理學家羅志華在新城財經台評論婚姻(因林煥光布穎琪之戀而起),指出婚姻需要三個C嚟維持,三C就係communication(溝通)、commitment(承諾)與compassion(同情、憐憫)。照計compassion嘅意思比較弱一啲,如果婚姻要義「同情、憐憫」(compassion之中文譯法)就該煨咯,如果用passion(熱情、激情、慾望)就會強好多,不過用呢個字,就三C變成兩C一P,冇咁順口。或者compassion喺心理分析學上另有不同解釋,左丁山就阿拉弗懂。

經濟分析師Eric對此另有詮釋,佢話男女之情,開始時如火般熱,如火山爆發,自然係passion;結咗婚之後,passion隨着結婚年數而逐年減退,話唔定過咗二十年之後,激情多情熱情真係會演變成為同情、憐憫,男女兩人之間嘅passion變成係compassion,不過唔知男女之間,邊個憐憫同情邊個啫。到咗末期,連compassion都冇咗,甚麼「承諾」(commitment)都拋諸腦後,直情想分手,重講乜communication(溝通)吖!
Eric所言,或有道理。陶傑講愛情海嘯預警(一月九日)講到女士收情人生日禮物,去年收佢親手造一件泥塑公仔,今年收一罐大路貨丹麥藍罐曲奇,就知道男朋友對自己嘅passion已演變成compassion,激情變咗同情,重唔快啲揮慧劍斬情絲,重由得佢剪不斷,理還亂乎?
情為何物,千古難解。我哋一班讀過經濟學嘅中環人,有一套合乎現實嘅實證(empirical)解釋,不過講出來就實俾人批判過份現實,完全冇浪漫,大家都係睇陶傑講愛情比較舒服啲。讀經濟學之人,多數係悶蛋,拍拖時會諗起拍拖嘅機會成本(因拍拖兩小時而損失之補習費收入)及交易成本(交通費、戲飛、茶餐廳晚飯費用),未必個個女士都受得住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