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茶代酒1日3杯Moroccanwhiskey

薄荷茶代酒1日3杯Moroccanwhiskey

位於北非沿岸,跟歐洲諸國近在咫尺的摩洛哥,曾被法國及西班牙統治40餘年,有緣到摩洛哥一遊,你會發現點滴歐陸風情,仍若隱若現於這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也為她平添一份神秘感,並吸引到大導演到此拍下心血傑作,而我卻被珠光華貴搶眼奪目的北非工藝品所吸引。

記者:楊一凡
部份相片提供:PanasiaFlimsLtd、摩洛哥旅遊局

一排亞特蘭斯山脈Atlas,把摩洛哥和鄰國阿爾及利亞分隔開來,令這北鄰地中海的國家,也食了大量黃沙。坐車從一個城巿至另一個時,沿途盡是沙地,沙丘彎接彎,不過這亦造就了一列土房建築。位於南部的Ouarzazate省,內裏的KsarofAitBenHaddou築壘村,就是典型的前撒哈拉人民聚居所,一幢挨一幢的密集式房子,被高高的城牆包圍着,四角還加有城樓,以緊盯外敵入侵。對着這片瓦色的土地太久,好像有點累,不妨向左走,走進沿岸的城巿去熱鬧一下。

■山脈由北至南把這北非國家圍着。

■在國土左上方的Tangier,民房整齊如歐洲城巿。

振奮味蕾超甜薄荷茶

說摩洛哥多沙地,乾旱嗎?人家在山腳下也有綠洲,故巿場內各式蔬果齊備,最地道的是用砂鍋Tajine烹調,鍋身很淺,醬汁不多,但配料總有蜜餞生果。大概因這裏太熱,口淡淡無胃口,來一甜菜,讓味蕾醒一醒,不過再甜也不及薄荷茶那麼甜,當地人還稱它為MoroccanWhiskey,那是用阿拉伯式的茶壺浸泡,加入大量鮮薄荷葉,再注滿玻璃小杯裏,摩洛哥家庭習慣早午晚嗒三杯,是大小慶典必備飲料,而伊斯蘭教禁酒,人們就飲上癮,薄荷茶代酒,但我最愛的反而是那鍍金圖案的茶杯,看得我賞心悅目!

■地道薄荷茶,甜到打冷顫。

■走進巿集,馬上被七色蔬果吸引。

■因氣候乾燥,才可長期保存香料。

繽紛奪目北非男女

雖然摩洛哥的首都是拉法特Rafat,但位於中心點的馬拉喀什Marrakech卻更為出名,走到大街上,迎面盡是打扮繽紛奪目的北非男女,在這個較開放的回教國家,女人不用蒙面,衣色亦不限於黑白等素色,行街也着到去飲咁,等我都去巿集,買番套「砍」衫先!
我一直以為構圖精心、手工精細的衣衫及首飾是出自「摩女」手筆,卻原來這些花樣傑作,全是由男人一手一腳做成。至於工藝品上面的圖案,我覺得跟沿路的清真寺寺廟花紋、裝飾甚至扭扭吓的經文很相似。轉過頭是滿頭菱形掛燈,原來摩洛哥人深信菱形可驅邪逐鬼,故此燈罩圖案點變,形狀都不變。

■愛靚唔怕重,看那閃閃亮的頭飾,一定好墜手。

■女士愛用Henna染料,在手上畫花,染料乾了會變紅。

■連刀面圖案,都那麼精巧細密。

■連刀面圖案,都那麼精巧細密。

■把染好的彩布鋪在土城上,又是另一番風景。

醒目貼士:乾燥到爆

現在摩洛哥的氣溫約20度左右,但相對濕度低到嚇死人,是30%,比較一下香港現時的濕度是63%,大家已進入全面保濕狀態,濕度減半,難以想像,可能是帶雙份保濕用品之餘要敷住Mask觀光。

戲裏戲外:《亞歷山大帝》沙漠決戰

由OliverStone奧利華史東執導的《亞歷山大帝》,把公元前300年的歷史片段重現眼前,電影在讚揚亞歷山大英勇征服土地的同時,亦在克服人性的軟弱和恐懼,甚至死亡。片中有不少戰爭場面,氣勢磅礡,那千軍萬馬在遼闊的沙漠上決戰,震撼的視覺畫面正是來自北非國家摩洛哥。

■摩洛哥與撒哈拉為鄰,亦有浩瀚的黃沙場景。

■哥連法路飾演的亞歷山大帝統領大軍二萬二千里征戰。

■電影內的服飾充滿摩洛哥風情。

■亞歷山大與波斯國王的一戰就是在摩洛哥拍攝。

出門提一提

簽證:持特區護照毋須簽證,BNO須簽證。查詢:27367286(摩洛哥駐港領事館)

機票:乘坐英航經倫敦,前往摩洛哥的馬拉喀什。來回票價$6,159。查詢:www.zuji.com.hk

貨幣:1港元約兌1.09摩洛哥Dirham(DH)

時差:摩洛哥較香港慢8小時

求助電話:(212)3-7754056(中國駐摩洛哥大使館)

網頁:www.tourismemarocain.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