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工業股亦有奇葩

理財智慧:工業股亦有奇葩

「工字不出頭」這句話,是香港流行的市場智慧。大多數家長都希望子女能夠從商,而希望他們從事工業的,只屬於少數;因為做工業的時間長,工作既辛苦,風險亦高(操作機械所導致的工傷風險較高),但賺錢卻未必多,於是大部份家長都較喜歡子女從商。

創科走勢驕人
但作為投資者,又是否應該避開工業股?以香港的經濟產業結構來說,已經沒有太多農業部份,而工業部份也不多,就算有,大部份都已遷至國內。剩餘的部份,就是服務業。特別是旅遊、金融、物流等界別,發展比較好。投資股票是講求前景,行業有所發展,公司未來盈利及股價也可看高一線,於是有人會懷疑,應否投資工業股?
最近看見一些投資推介,竟然有一隻工業股,就是創科實業(669)。筆者還記得曾在電台節目之中訪問創科的負責人,大談公司的發展。記得當年創科的股價只是數元,但翻看近日股價,竟然已升至17元。短時期能有此升幅,十分不易(註:筆者先申報利益,自己並沒持有創科股份,亦不打算持有)。
翻查記錄,創科在過去的9年盈利持續上升,近年更藉着收購及合併的方式,不斷壯大公司的規模,公司主要從事電動工具的製造,而以電動工具市場佔有率計算,已經是全球排名第三。創科的業績優秀,所以能成為基金的愛股。而根據基金投資的一般要求,所投資的股份,除了有盈利增長之外,最好就是要有市場領導地位,因為在全球一體化之下,公司競爭愈來愈大,而最終能夠生存的可能只剩下三幾間巨無霸。
所謂「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如果能像創科那樣能夠做到世界知名,「工字也能出頭」,而投資的股東亦能分享其成果。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