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基層競爭力 令他們看到希望<br>施政報告扶貧不派錢

提高基層競爭力 令他們看到希望
施政報告扶貧不派錢

【本報訊】特首董建華明日公布新一年度施政報告,本報電話調查發現五成半受訪者不滿港府過去一年施政,三成人認為港府新的一年首要加強經濟發展,其次為改善貧富懸殊問題,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紓緩社會矛盾、營造和諧社會氣氛是來年施政重點,當局不會急於處理一些未取得共識的問題。

三成人促加強經濟發展
本報昨以電話訪問三百多名市民,發現只有兩成人滿意港府過去一年施政,五成半人表示不滿,三成人認為今年施政方針首要加強經濟發展,兩成七人認為應改善貧富懸殊問題,兩成三人稱首要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只有百分之八點七人重視落實政制民主化。
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稱,由於人大常委會已否定雙普選,故只有不足一成人認為民主化重要不足為奇,加上港人素來重視經濟發展,調查結果顯示市民期望經濟持續改善令更多人受惠。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紓緩社會矛盾、營造和諧社會氣氛是來年施政重點,因為政府相信社會保持穩定,經濟才能發展,為保持社會和諧,一些未取得共識的問題政府不會急於處理,消息又指扶貧措施只是施政報告其中一項內容,強調扶貧不等如「派錢」,重點是提高低下階層的競爭力,使他們看到前景和希望。

哭訴冇的士錢替女看病
在特首宣布施政報告前夕,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檢討綜援計劃小組委員會,邀請多個社福團體代表出席發表意見,群福婦女權益會一代表哭訴女兒曾午夜急病,但因擔心沒錢支付回程的士車資,惟有忍痛至天亮才看醫生;社聯研究員黃洪則公布香港兒童基本生活需要的研究結果,認為報章、電腦與互聯網、文康體育活動、醫療及電話等五項目屬基本生活需要。
多名議員要求將該五大項目納入綜援範圍,社署助理署長簡何巧雲不願作出承諾,「長毛」梁國雄指摘官員「兜圈」,斥責官員「It'snonsense!It'sbullshit!」(簡直是廢話、胡說八道)。委員會最後通過李卓人提出的動議,要求政府在檢討綜援時加入該五大項目。社聯行政總裁方敏生昨在香港電台節目中也表示,期望政府能以地區為本出發解決貧窮問題,並為貧窮學生提供補充支援服務,提升他們學習能力及改善生活空間。
《亞洲華爾街日報》昨報道,港府近日面對一連串施政失誤及爭議事件,例如領匯上市失敗、不發簽證給馬英九等,董建華最大挑戰是如何透過施政報告挽回公信力。

小朋友亦要求公屋減租及反對醫療加價。資料圖片

特首明日公布新施政報告,連日來均有團體請願,要求董建華關注扶貧。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