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災區孖仔出生 取名「忍耐」「智慧」<br>災民互助12歲女做教師

重災區孖仔出生 取名「忍耐」「智慧」
災民互助12歲女做教師

海嘯對南亞多國造成重大破壞和人命傷亡,國際社會伸出援手,協助重建災區,但除了要重建當地房屋、學校和其他基本設施,更重要的是災民的生活得以重建。到今天是災後第十七天了,災民已開始為了生命的未來,開始自強不息的重建工程,物質上的、心靈上的。

重建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兒童也盡一分力。印度十二歲女孩魯卡斯年紀小小,就肩負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務,在難民庇護中心中開班,主要教導三至五歲大的兒童,但有些兒童年紀比她大。

朝八晚十一工作
品學兼優的魯卡斯每日分開多班上課,每班人數約十五人,課程包括英語、詩歌、算術,甚至印度教義。
魯卡斯對教學很認真:「我每天早上八時上課,晚上十一時才離開,其間我會教導多班學生。」她相信「嚴師出高徒」的道理,會對不留心上課的學生打屁股。
現職教師的救援人員桑古帕對魯卡斯讚不絕口:「這名小女孩年紀小小就能教導兒童紀律,並能吸引兒童留心聽她說故事,真是很難得。」

部族為誕嬰興奮
在海嘯災難中,兒童死亡人數可以多達十萬人。在印度重災區,多個部族在海嘯中傷亡慘重,一個部族人數餘下不到一百人,因此該部族一名少女前日誕下一名女嬰,當局大為興奮,當地福利官說:「這個嬰兒的誕生是一大喜訊,我們想增加人口。」
在印尼重災區班達亞齊,前日同樣有一對孖生男嬰出生,為他們的父母帶來新希望。孖仔的出生,是近日壞消息中的好消息,叫人振奮。孖仔的媽媽是三十三歲的尼斯赫,爸爸是三十五歲建築工人阿杜拉赫曼。
他們一家算是好運,海嘯襲來時,兩口子和八歲女兒都逃過大難,房舍給水浸了,但未損毀,逃過大難,如今再添男丁,他們特別為兩名男嬰改名為「忍耐」和「智慧」。兩個名字寓意深長,寄託着他們和全世界人對災區人民經歷浩劫後的祝願。
在斯里蘭卡,五十二歲災民卡倫拉蒙尼,雙目失明了二十多年。一個盲眼人,在海嘯來襲當天,向着海浪中走去,幸得身旁的人叫住他,他才沒有被巨浪吞噬。如今站在漫長的重建路上,他雙眼看不見前景,但已下定決心,要咬緊牙關,希望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重新開始建家園
卡倫拉蒙尼在海嘯前靠兄弟接濟,兄弟又在海邊為他建築一座房屋,他可把一個房間出租,生活還算過得去。但一場海嘯,他的家園盡毀,兄弟自身難保,他現時在表親處暫住。他說:「不但是我,其他人都失去一切。」
即使失去一切,災民還是要活下去。斯里蘭卡不少災民已自己展開了重建家園工作。普拉馬拉納一家就親力親為清潔屋外的井,首先泵走井裏的污水,然後爬進井內清洗,花了一個早上,宣布大功告成,但井水依然是啡色,他們照樣用來洗澡和洗碗碟。
禍不單行,斯里蘭卡氣象部門昨日警告,在災區對出海岸,一股強力熱帶氣旋可能在二十四小時後形成,到時若吹向沿岸,災區將受到威脅,所以呼籲災民提高警覺。
法新社/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

泰國士兵將屍體放進千人塚埋葬後,累得坐在墳地旁邊歇息。
美聯社

泰國士兵周日在布吉北部一個難民營舉行追悼會,手持鮮花合十,祈求亡靈安息。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