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倩雯報道】母親總希望誕下健康肥白的小寶貝,奈何本港每年有若干極不足月嬰兒誕生。有兒科醫生警告,極不足月的超低體重嬰兒特別容易出現呼吸、心臟及腦部疾病,其中一成至一成半人長遠有智能問題,須長期跟進。
香港大學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臨床醫學副教授藍章翔表示,本港每年約有少於百分之零點五的嬰兒出生時體重不足一公斤,多數是在母體內不足三十七周便出生。一九九七至二○○二年間,一百二十四名在瑪麗醫院出生的極不足月低體重嬰兒中,三分之二人在母體內不足二十八周便出生;五人更不足二十四周。當中四人的體重低於五百克;十九人更因嚴重感染、腦出血或併發症死亡。
她解釋,早產的成因很多,包括曾接受中止懷孕手術導致子宮鬆軟及懷孕時產道受感染等,無法完全預知或預防。極不足月的低體重嬰兒中,有一成至一成半人因嚴重腦室內出血,導致出現智能問題,影響長遠日常生活及學習。所以醫院會在嬰兒十八個月大時為其進行智能評估,並一直提供物理及職業治療;若情況欠理想,則會在五、六歲時再進行智能評估。
這些兒童也特別容易因為肺部發展不成熟而出現「呼吸窘迫綜合症」,當中部份會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另有四成一極不足月嬰兒出現「動脈導管未閉」症狀,嚴重可導致心臟衰竭;也有一成四人會患上早產兒視網膜病,他們多數須長時間接受深切治療。
藍章翔呼籲孕婦定期進行產前檢查,以便發現問題及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