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嘉華筆記:資產升勢今年將逆轉

麥嘉華筆記:資產升勢今年將逆轉

記得在2004年剛開始時我曾認為,所有資產類別的價值經過2003年整整1年的全面上揚後,表現會趨向個別發展。在2004年結束後再作檢討,我發覺所有資產類別,包括股市、債券、地產、藝術市場和商品等,在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的「通貨再膨脹」政策帶動下,去年再1次全面報升。唯一是自2001年開始便持續下跌的美元,去年仍未能擺脫弱勢。

在各類資產中,標準普爾500指數去年的表現尤其強勁,不但以全年最高位收市,而且牛氣沖天。追溯歷史,上1次出現這種一面倒看漲情緒是在1999至2000年,結果如何?相信毋須我多說,大家都已知道結局。再對上1次接連2年市場牛氣佔盡優勢的年份,是在上世紀的60年代初,而歷史數字告訴我們,每當出現這種一面倒的高讀數時,隨之而來的往往是大市出現調整,而且調整幅度更不會少於10%。

「5」字尾年市例升?
此外,去年年底股市大升的另一原因,是與1項在投資界廣泛流傳的說法有關──在過去以「5」字為尾的年份,如1985年、1995年,大市上升的比率高達8成,故此不少投資者均憧憬,2005年亦可成為另1個「5」字尾的豐收年。不過,被列入作為統計年份的數目實在太少,實際參考的價值不高,因為之前數個以5字為尾的年份皆錄得正回報,不排除只是純粹的巧合。
我認為更加值得留意的是,在2004年有不少包括公司董事及高級行政人員在內的內幕人士紛紛入市拋售手上的持股。根據紀錄,這些春江鴨在2004年的售股較前年增加了20%,涉及金額高達513億美元;而這些春江鴨所買的股票升幅只有13%,涉資只有21.1億美元。

市開壞頭兆頭欠佳
實際上,令我最感興趣的是在2005年首2個交易日,有不少資產類別均已回吐了去年12月的大部份升幅,其中銅價在1月4日更錄得接近9%的驚人單日跌幅,現水平更已低於去年3月時(見附圖)。
美股在新的1年亦開始得並不理想。雖然執筆時尚未知美股上周五如何收市,但我相信杜指在最後1個交易日能收復之前4日失地的機會是微乎其微,而從技術走勢角度看,對美股整年表現可說是不利的兆頭。
所以我的結論是:既然在2003和2004的接連2年,差不多所有資產類別均錄得升幅,只有美元遭受市場唾棄,2005年或會來1記乾坤大挪移──所有資產類別均表現疲弱,只有美元表現一枝獨秀?會否如此,相信只有時間才能證實。不過我個人而言,現階段對於股票、債券、商品(包括黃金和白銀)等資產均會敬而遠之,集中持有美元現鈔。因為我認為美元仍具備較市場普遍預期更大的反彈潛力。如果真的要進行買賣,我會考慮沽空南非盾和英鎊,因為相比起亞洲和美國,南非和英國的物價顯得格外高,處於完全不合理的水平。
﹙本欄隔周逢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