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常見五品種 肌肉含毒量少<br>飼養河魨食用有商機

港常見五品種 肌肉含毒量少
飼養河魨食用有商機

理工大學研究人員曾試驗在本港水域飼養河魨,用兩年時間成功由魚苗飼養成為成魚。該校的河魨研究證實,五種常見的河魨的肌肉部份均不含超標毒素,可以發展飼養食用河魨作商業用途。

虎河魨一斤重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曾在吉澳的魚場,飼養過凹鼻魨,兩年時間由魚苗成長至成魚,但重量不及日本人愛吃的虎河魨能在兩年時間飼養到一公斤重。該系副教授兼香港食品科技協會副會長余海虎教授說,長遠可研究如何在本地發展飼養食用河魨計劃。

北宋已有記載
他又稱,現時日本及內地均有養殖場飼養河魨,但其實本港水域也適合河魨生長,多種常見的河魨即使內臟有劇毒,肌肉並不含毒性,或含量極少,故可選擇毒性溫和的河魨品種,研究改良飼養方法,日後可作為商業飼養出售用途。原來早在北宋已有記載,長江流域及蘇浙居民食用河魨的習慣。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