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盈科保險(065)已於去年11月,正式向中國保監會提出籌組合資保險公司的申請,主席袁天凡預料,合資公司開業2至3年後,業務內含價值會開始錄得增長,有信心將香港的成功經驗,在中國市場重複一次。另外,盈保下一步亦有意發展養老金及資產管理業務。
盈保較早前表示,新籌組的合資保險公司註冊資本為5億元(人民幣.下同),盈保將出資1億元,佔合資公司20%權益。袁天凡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希望在法規容許下,逐步向其他股東收購股權,成為最大股東。
是次成立公司的5億元的註冊資本,將足夠未來3至5年使用;若日後有理想發展,盈保樂於再注資,而即使要注資,對盈保資本方面亦不會構成太大負擔。
他解釋,現時盈保每年有5億元淨現金流入,相等於每月4000萬元,已差不多「立於不敗之地,進可攻退可守」;香港的「後防已很穩固」,最近更能取得良好信貸評級。
而且,他認為保險業務並非「鬥」資本,而是「鬥」品牌,擁有好品牌自然容易吸引人才,然後再將品牌進一步提升。
經過10年努力後,盈保已建立起品牌,因此即使規模較小,在內地仍有發展潛力;不過,未來數年他都不期望內地業務有甚麼回報。
現時,盈保已為新合資保險公司聘有合適人選出任總經理,待內地監管機構審批有關申請,即可開始籌備工作。
盈保行政總裁陳炳根較早前接受報章訪問時稱,目前仍在研究內地自組公司的大本營,是設於已開發城市,例如上海、北京、廣州,以便日後支援分公司的成立;抑或直闖新興城市如大連、天津,以求「飲頭啖湯」?但可以肯定的是,盈保要盡快打入龐大的內地保險市場。
香港方面,袁天凡透露,未來2至3年,本地業務仍會是盈保的主要收入來源,按現時勢頭,他有信心每年新保費收入,可增長15至20%;希望未來一兩年,盈保以新增保單計,市場佔有率能重返「五大」之內。
他形容現時是盈保的「第二次革命」,未來存在很多「變數」,包括內地業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