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日下跌後,杜指上周四終見反彈,更為踏入05年以來首次高收,不過科技股則繼續偏軟,連續第5日下跌。美元滙價持續反彈,歐元兌美元連續第5日下跌,美元轉強,令其他重金屬商品價格下跌,如金價已跌至3個月以來新低,在銅、鋁價格同時下跌之時,雖可減低入口成本,以壓抑通脹,但並不利於出口,未能減少貿易赤字,到頭來更會達到兩頭不到岸的結果。基於美國本身的雙赤情況仍然嚴重,故相信政府不會任由美元持強,此次或只是一次反彈而已。
美股新的一年表現差勁,踏入第二周仍未敢樂觀,市場觀望即將開始的業績報告,預期本周會繼續反覆。
上周四美股略見回穩,曾一度令港股周五出現反彈,但恒指跌破50日線後已開始轉弱,資金外流的憂慮不斷,大市很快便再掉頭下跌,中段更低見13403低位,令年初以來的跌幅達到800多點。幸下午時段開始有趁低吸納盤出現,令全日跌幅收窄至137點,成交金額升至325億元,更是多年來少見,應是有不少止蝕盤離場所致。
藍籌股份普遍繼續下跌,但連續3年成為藍籌升幅冠軍的思捷(330),經過多天調整後,竟一反常態地反彈2.5%,實屬意外,為不少追捧者帶來安慰。
港股在大跌逾300點後出現反彈,顯示已有投資者開始覺得現水平有吸納價值了,此水平亦為某些大行所指的合理水平,即使資金真的撤走亦然,故相信短期內已見底。
上周五與大家討論過和電(2332)裁員事件,撇除道德方面的負面影響,純以商業角度來看,仍算正面。尤其是本港的3G競爭已達到白熱化階段,另外兩間服務商CSL及數碼通(315)正式投入服務後,競爭只會愈來愈激烈,亦埋下了此次裁員的伏筆。雖然裁員後可為公司節省約2至3億元的開支,各大行亦紛紛調高其評級,但筆者相信股價短期內仍難有好表現,建議待股價回落至6.20元水平始吸納。
連敬涵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