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縱橫:美國削赤推行不易

投資縱橫:美國削赤推行不易

美國去年的經濟偏好,股市窄幅波動,年底高收,襯托着這些變化的,是持續攀升的原油價格、聯儲局啟動了加息周期,以及美元跌勢轉急。整幅拚圖,令投資者對於2005年的美股有所保留。
踏入新一年,只不過10天,投資者開始有新的想法。美元滙價顯著反彈,油價一度下試40美元,聯儲局的最新一期會議記錄顯示,該局有可能加快加息步伐,美國總統布殊亦在上周表示,會在未來4年任期削減赤字達3000億美元。
在各樣的市場焦點之中,美元滙價是焦點中的焦點,其變化會直接影響經濟及金融市場的發展.在過去年半,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已多番公開提出警告,指出美國必須正視赤字的問題,如不盡快解決,最終必會令資金外流,而從最新公布的數字看,資金自美國流走的情況已開始惡化。美國政府若不及時解決這問題,未來面對的問題可能更多及更嚴重,這亦是近日美元轉強的重要藉口。至於布殊是否真心及具備能力削減赤字,現時沒有太多人理會,但卻是問題的核心。
釋迦牟尼說:「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意指事物之變化有因果關係,事物的存在是有條件的。美國赤字龐大,是布殊要考慮削赤的「環境條件」,但能否真的成功削赤,則視乎內外的條件是否配合,現時看不出有這些條件。惟只要布殊嘗試採取削赤的行動,必會影響全球的「經濟板塊」移位,影響甚大。
(本欄逢周一刊出)
冠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