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溫家寶地位不穩? - 張華

解讀中國:溫家寶地位不穩? - 張華

近日北京傳聞,總理溫家寶地位不穩,很可能遭削權甚或下台。出現這種謠言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支持溫的農村政策的傳媒,特別是「全心全意為農民服務」的《中國改革》農村版,紛紛遭到整肅、停刊,顯示高層有人針對溫;二,溫家寶本月二日到陝西銅川煤礦看望遇難礦工家屬時,含淚說「我來晚了」,而八九年五月十九日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到天安門廣場探望絕食學生,也含淚說「我們來晚了,對不起同學們」。此後,趙就被軟禁起來,從而推斷溫也以眼淚向外暗示,自己也將要下台。

一句「我來晚了」惹猜測
新華社在報道溫的講話中有「我來晚了」這句話,跟趙「我們來晚了」這句經典的告別詞,驚人的相似,讓人有所聯想不足為奇。但溫家寶是個性情中人,很容易動情、落淚,對處於社會底層、受盡生活煎熬的弱勢群體,更有很深的感情。這也不是溫第一次公開落淚。溫去年兩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到激動處,特別是農民問題時,眼泛淚光;○二年六月到陝西視察水災災情時,他也含淚向三名孤兒說,有困難可找政府,甚至到北京找他……每次公開掉眼淚後,溫的地位反而更穩固。
如果溫地位不穩,又或即將下台,中共還會讓他飛到印尼出席賑災峯會嗎?事實上,從北京的政治現狀看,只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溫才會有危機。一,胡錦濤面對對手的攻擊,棄車保帥;二,溫犯了嚴重的政治錯誤,就像「六四」前趙紫陽被罷黜時一樣。但目前來看,北京還沒出現這兩種狀況的迹象。胡錦濤近日還全力為溫的宏觀調控護航;今年中共一號文件談的仍是溫最關心的農業問題;更重要的是,兩人目前還保持着唇亡齒寒的利益關係,放棄溫家寶也意味着胡錦濤被架空。況且,溫兩年來民望很高,農村在他治理下也恢復了一點生氣,中國也度過沙士、經濟過熱等危機,他也沒犯甚麼政治錯誤。因此,溫地位不穩的推測應是捕風捉影。

無幫無派難以安枕無憂
但是,空穴來風,絕不代表溫可以安枕無憂。國務院總理掌握的資源太多了,各派都在覷覦這個位子;而且,溫家寶在推行宏觀調控時,開罪了不少權貴,無論民企還是國企的老闆,在中央都有代理人、保護傘,這些人都有扳倒溫家寶的能耐。胡錦濤的政敵也想先拿掉溫家寶,令胡失去臂膀。更可怕的是,在強敵環伺下,溫在中央無幫無派,僅靠個人聲望、能力和朱鎔基等少數元老的支持,日子有多難過,可想而知。那天的眼淚,或許也是對現實的控訴,就像當年朱鎔基對綑綁他的制度發出「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悲鳴。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