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莘莘學子競爭大、考試多,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可是學校大多不太注重課餘活動,令學生的壓力無處宣洩;不過,隨着近年掀起一股運動熱,個別中學及大學已開辦些運動興趣班,在明星效應下,瑜伽班更大受歡迎,因修煉瑜伽不但可減壓,還有助將壓力轉化為推動力,學習自然事半功倍。
文:曾雁平
攝影:黃冠華
參加了「白蘭氏健康教育基金」的拔萃女書院,早前邀請理大的瑜伽班導師的Ingrid(林淑燕),到該校講解瑜伽概念,還教導她們一些瑜伽的基本呼吸心法及簡單動作。參與今次活動的其中一名學生May表示,日常功課已經很忙,每日很夜才休息,加上又要應付考試,壓力確實不少。
年多前開始到學校教授瑜伽的Ingrid指出:「由於有不少的明星及名人是學瑜伽來瘦身及健美,增加了大眾對瑜伽的認識及興趣;而我和很多有教中學及大學的導師談過,原來每次學校開瑜伽班很快就會爆滿,只是報了名的學生很多時也因功課太忙,出現遲到早退的情況。」
她表示,曾接觸過不少中學及大學生皆稱工課壓力很大,有些還出現失眠:「早前一位學了瑜伽不久的理大男同學對我說,日間忙完功課,可是晚上還是失眠,但自從學過瑜伽後,晚上易了入睡;其實這主要是做完運動,身體疲倦,那自然比較容易進入夢鄉。」
現今絕大部份香港中學都以學科為主,運動可說是次要,像拔萃女書院高中每兩星期才有一次體育課;而Ingrid認為,由於瑜伽可以獨自在家中做及訓練,故對日常功課忙碌的學生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因既能放鬆筋肌,又可紓緩日常的壓力,每日抽二至三十分鐘去做些基本呼吸及訓練已經很理想。當然,最理想還是參加瑜伽班,因大班人一起去做時,可得到更理想的效果。
Ingrid謂為遷就學生好動喜歡接受新事物的性格,故學堂中略略加快節奏,還會加插多些跳躍動作。「瑜伽既能平衡身心,還可以將壓力轉化為推動力。」Ingrid說。「瑜伽精神很在於過程中怎樣放鬆自己去做運動,就算做不到一些動作也沒有問題,因這不是比賽,最重要是嘗試盡力去做好每個動作;如將這個精神放在現實生活中,因每件事也經過努力,學懂怎樣去面對生活中種種問題。學生修煉亦可減輕功課及考試的壓力。」
「白蘭氏健康教育基金」每年都資助中學生構思及落實推廣的社區健康計劃,從而喚起廣大市民對保障長遠健康的關注及實踐,並藉此鼓勵學生走出校園,參與社區事務;而要保持健康,便得平衡身心,如有效紓緩日常壓力,自可改善健康。
今個學年,計劃鼓勵學生以全方位角度,帶出身心健康與壓力處理的密切關係,以不同的減壓方法去處理壓力,並將計劃清晰地推廣至社區層,以希望市民大眾能更加關注壓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