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多位學者、立法會議員及救援組織代表在城市論壇指出,港府在南亞海嘯中的應變行動比起沙士疫潮期間已有改善,但仍欠缺居安思危的觀念;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則讚揚被派到災區支援的公務員表現勇敢,將向他們發出嘉許信。
城市論壇昨日討論救災應急機制,危機管理顧問麥黃小珍指出,南亞海嘯顯示港府的危機意識不及新加坡。她表示,美國的9.11事件後不少跨國公司均對大型事件設立應變機制,今次海嘯發生後這些公司迅速派出人員到災區找尋失蹤員工,應變速度較特區政府為快。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涂謹申稱,雖然政府一向有就本地可能發生的重要事故制訂應變機制,但對海外的海嘯這類大災難,特區政府應該汲取經驗,加強與駐外中國大使館聯絡,也要考慮如何將台灣地區包括在應變計劃之內。
民主黨主席李永達昨日在港台節目「給香港的信」中,批評政府對被困在海嘯災區港客的支援工作緩慢,災情發生多日後才派出一支百二人的支援隊到泰國布吉,他指港府需要為受影響的家庭提供經濟援助及輔導,又建議設立緊急災難委員會,面對不同災難及緊急情況訂出應變計劃。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昨日指,希望市民記得有二百名勇敢的公務員到了災區進行支援工作,面臨的是前所未見的惡劣環境。他表示,當局會於事後向有關公務員發出嘉許信。
此外,本港各界昨日繼續舉行多項籌款活動,逾千名醫護界人士在山頂舉行賑災山頂行,發起今次活動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表示,昨日行山籌款及前日的街頭量血壓活動共籌得逾百萬元善款,將分別捐贈樂施會及宣明會。推動藝術文化的「全人藝動」則發起兒童拼布籌款活動,希望籌得五十萬元善款。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發起紅心行動,義工隊在各區向途人派發紅心貼紙及單張,提醒市民海嘯救災工作尚未完成,現時是集結力量協助災民重建生活的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