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數十年來一直以阿拉法副手的身份,為巴勒斯坦人爭取權益,但他在巴人心目中的地位遠不及阿拉法。為了爭取年輕選民的支持,他在今次競選中,甚至要借助武裝分子的力量拉票。
阿巴斯在阿拉法去年底逝世後,接替其位當選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但要待他當選自治政府主席,才算是繼承阿拉法,集大權於一身。
在競選活動期間,阿巴斯努力營造自己是阿拉法理所當然繼任人的形象。他在演說中不時會引用阿拉法的話,將爭取建立巴勒斯坦國形容為「英雄式鬥爭」。周四在西岸城鎮納布盧斯出席競選集會時,他更將印有阿拉法肖像的斗篷披在身上。
但由於民眾支持基礎不足,阿巴斯一方面壓制武裝分子以營造與以色列和談條件,另方面又要借助武裝分子的力量爭取年輕選民支持。在競選活動中,他既與武裝分子同台出席,掛起曾多次向以色列發動自殺式炸彈襲擊的「阿克薩烈士旅」橫額,甚至指以色列為「猶太復國主義敵人」──一個伊斯蘭武裝組織常用的字眼。
有分析指,阿巴斯曾流亡在外數十年,做過難民的經歷,令他更實際、更願意對以色列妥協。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前內閣部長拉布說:「作為難民,你目擊一個國家如何被連根拔起、被攆走。你會想方設法結束這苦難。苦難愈多,你愈願意妥協。」
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