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口老化、勞工短缺和中國廉價勞工威脅,日本最大汽車製造商豐田(Toyota)汽車公司,計劃在國內全部十二間廠房均引入先進機械人,藉此提升效率和削減成本,希望能降到跟中國廉價勞工工資相若,以提高豐田汽車的競爭力。
《日本經濟新聞》周四引述豐田發言人說,豐田已引進幾十部與安川電機共同研發的先進機械人,機械人的兩條機械臂可同時進行不同的工作,工作效率遠勝工人。他證實豐田已率先在元町的廠房部署這種先進機械人。
國內12車廠入千部
發言人強調,公司沒改變基本原則,「工人仍會繼續在汽車生產扮演重要角色,機械人只是扮演輔助角色」。不過他也表示,公司會研究一些改進方法提高員工的效率。
豐田目前在全國所有廠房使用多達四千部機械人,但只負責焊接、噴漆和一些潛在危險工作,性能遠遠不及最新引進的先進機械人──它們可進行最後階段的組裝工種,包括安裝座椅和車廂內櫳安裝工作。
《日本經濟新聞》引述豐田消息人士說,豐田計劃最終引入一千部先進機械人,甚至有意成為日本首家全部工種使用先進機械人的汽車公司,未設下實施時間表,但坦言「我們目的是將生產成本降至跟中國的相若」。
豐田還不排除在海外工廠也引進先進機械人,減省全線成本的做法。
豐田此舉顯然是衝着中國廉價勞工而來,因為目前中國汽車工人的每小時工資約為九十美仙(約七港元),美國汽車工人約為二十二點五美元(約一百七十五港元),日本汽車工人約十九點五美元(一百五十二港元),相比之下中國工人工資遠比美日工人低。
日本人口老化,近年生育率跌至二戰後的新低,一對日本夫婦平均只生一點二九個嬰兒,而當局仍拒絕吸納移民,長此下去,國內勞動市場會出現嚴重勞工短缺的情況,因此豐田有意起用先進人形機械人取代工人,大大減省成本。
法新社/中國《南方周末》/《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