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台北市長馬英九被港府拒絕入境事件繼續升溫,馬英九昨日在台灣再次抨擊香港政府,在回歸中國後作風愈來愈像中國,令「一國兩制」變成只有「一國」,沒有「兩制」。但中聯辦主任高祀仁則為事件「救火」,大讚馬英九是香港的「好朋友、老朋友」,相信港府和港人都會歡迎馬來港,但未有評論港府拒馬入境的做法是否中央授意。
有親北京的政界人士形容,今次馬英九被拒訪港,已經在港、台兩地對統一事業造成反效果,相信這是中央做決定時始料不及,事實上中央早前下達指示要嚴厲打擊台獨,而在「寧左勿右」的思維下,內地有關部門簡單地拒絕馬英九來港,卻未有充份評估負面影響。據他所知,已有親北京人士向中央反映事件的反效果,希望中央處理補救。
熟悉北京情況的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說,這次馬英九被拒訪港,連本地親北京人士也覺得難以理解,若北京不及時補救,日後再修補關係會十分困難,所以要立刻為事件降溫。他又認為,今次事件特區政府未有用盡「一國兩制」上限空間,未有就具體情況向中央提出有參考價值的意見,間接令事件變得無法挽回。
中聯辦主任高祀仁昨晚出席中聯辦新年酒會後,被問及拒發簽證一事時,強調馬英九的簽證問題港府有關部門已作處理及說明,他沒有補充。但他隨後主動提到馬英九與香港的淵源,指馬在香港出生,「又是香港的好朋友、老朋友,也是董建華先生的好朋友,我相信特區政府及香港市民也非常歡迎他來。」
對於記者追問是否指港府應改變決定,讓馬英九於下周來港參與港大的文化交流活動時,高祀仁沒有回應便離去。
港區人大吳康民昨在本港報章撰文,指中央並非「小器」不滿馬英九批評「反分裂國家法」,其實是出於保護馬英九的一片好心,因馬成為台獨分子攻擊對象,台獨分子必會大做文章,說他來港是「裏通北京」。
邀請馬英九出席港大講座的港大新聞及傳播研究中心總監陳婉瑩,批評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稱要跟「錢七條」行事是「懵咗」,因「錢七條」的第一條已表明民間交流活動照舊,第六條指官方活動才須上報中央,她強調若政府今天發出簽證,馬英九仍可趕及下周來港,除這做法外,做甚麼也不能令事件降溫。
她又稱,吳康民言論「戇居」,馬英九應邀來港,肯定自有盤算,何須北京保護。港大客座教授龍應台說,拒發簽證暴露了香港決策者短視和缺乏擔當,若決定是北京做的,則很粗糙地暴露了港人治港是一個虛假的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