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的精神支柱,結合神權和王權,縱使戰後遭降格成民間「宗教法人」,政經權貴從沒捨棄它,它一直供奉着近二百五十萬個歷次戰爭的亡靈,為軍國主義招魂。
日本神道教相信人死後靈魂居於神社,靖國神社就是為明治維新內戰死難將士招魂而建。一八六九年建成後,神社由軍方管理,以祭奠為天皇盡忠的「英靈」。天皇每年都會率領官員來拜祭,日軍出征前也要集體參拜靖國。
日本二次大戰戰敗後,美國佔領軍深知軍國主義禍根在於天皇崇拜和神社信仰合一,於是下令禁止政教合一。靖國失去了國家神社的地位,改靠募捐維持,但未因此陷財政困境。一九九八年成立的「靖國神社崇敬奉贊會」,由日本經團連等四大經濟團體共同創立,為靖國神社宣傳和籌集資金,九萬四千會員都是老兵或遺屬。
日本右翼人士死抱靖國神社,是要為侵略歷史翻案。一九七八年,戰時首相東條英機等十四名二戰甲級戰犯以「昭和殉難者」名義合祭於靖國,變成「護國英靈」,再經首相中曾根康弘八五年正式參拜,戰前軍國主義傳統轉個彎又重生。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