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免受災國債務 由聯國統籌救災<br>峰會同意設海嘯預警機制

減免受災國債務 由聯國統籌救災
峰會同意設海嘯預警機制

【本報訊】二十六個國家領袖和救災組織代表,昨日在印尼首都耶加達舉行海嘯救災峯會。雖然峯會僅召開一天,但世界領袖以十萬火急之勢,為今次造成十五萬人死亡的空前大災難的救災工作定下方向,達成由聯合國統籌救災和重建工作的共識,並且同意印度洋應從速設立海嘯預警機制,多國又提出減免受災國家的債務。領袖們在峯會後發表的宣言:「我們相信通過一致的努力,加上同情、犧牲和忍耐的精神,我們會一起戰勝這次災難。」

「這次災難來得很殘酷、很快。」「我們對這次空前災難必須作出空前回應。」「這是我們這代帶來最大災害的天災。」在海嘯災難後國際社會首次舉行的救災峯會上,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中國總理溫家寶和受災國印尼總統尤多約諾,都異口同聲說出這次災難的震撼性。安南更指出,今次災難造成了十五萬人死亡,但災後一旦爆發疫症,死亡人數將增加一倍,因此全球救災當務之急是必須「從速兌現捐款承諾。」
目前全球承諾的捐款已近四十億美元(約三百一十二億港元),安南敦促承諾捐款國家盡速在未來六個月,先兌現其中九億七千七百萬美元,作為緊急撥款,以濟災區燃眉之急。聯合國曾警告,一些捐款承諾最後可能兌現不到,其中一些所謂捐款其實是貸款,或是分三至五年的重建項目,美國和新加坡更從承諾捐款中扣除了軍事救災的費用。

日本提供技術援助
除了急需確實的撥款,過去十二天的救災工作出現了協調樽頸,令救災物資發放延誤,世界領袖在峯會上達成共識,由聯合國擔起統領救災和重建的大旗。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安南發言後說,總統喬治布殊災後宣布由美國、澳洲、日本、加拿大和荷蘭組成的救災聯盟解散,聯合國將統領今次救災和重建工作。印尼總統尤多約諾更建議,安南委任一個特別代表,統領救災。世界領袖都認為,今次救災和重建工作,可長達十年。
世界領袖又同意應該從速在印度洋設置海嘯預警系統,以防止下一代再受大海嘯沖襲。擁有全球最先進光殲感應網絡、能在兩分鐘內預警殺人海嘯來臨的日本,提出為印度洋設立海嘯預警系統提供技術援助。中國提出開放風雲二號衞星監測氣候的資料協助防地震和海嘯,以及於本月底召開科研會議研究設立預警系統。
對於安南緊急募捐近一億美元的呼籲,日本當好榜樣,即時承諾會撥出五億美元,出席峯會的日揆小泉純一郎說:「我呼籲全球各國兌現承諾。」此外又有多國加碼捐款,中國將捐款增至二千萬美元。澳洲和德國分別把捐款增加至七億六千七百萬和六億八千萬美元,增幅都超過十倍。亞洲開發銀行承諾捐款三億五千萬。而日本、美國、英國、德國和法國等多國,都提出減免受災國債務或延長還債期,以減輕受災國負擔。

逾百印尼軍警駐守
世界領袖齊集為救災,在舉行峯會的會議中心,逾百名印尼軍警前晚經已在會場附近駐守,至昨日清晨六時許即展開正式布防行動,各軍警全部手握輕機槍,在會場外及附近街道把守,防止其他人等接近,直至早上九時許,各國代表陸續抵達,包括中國總理溫家寶率領的代表團。
而較早前已登記及獲發採訪證的記者及其他工作人員,在進入會場時都經過X光機,進行嚴格的搜查程序。會議下午三時半結束,溫家寶及隨行人員在四時許離開會場,隨即驅車往機場乘專機回國。

清理印尼亞齊省災場的行動繼續進行,工人將一名海嘯遇難者屍體搬上貨車。
路透社

印尼亞齊省糧食短缺,當運送食物的美軍直升機降落時,災民均一窩蜂擁上前。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