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會福利署連續第二日舉辦海嘯災後情緒困擾解說會,昨晚有十三位市民參加。社署至今接獲近百宗求助個案,當中二十六人需要跟進輔導,而有兩人更屬情況較嚴重的個案,臨床心理學家擔心,由於下落不明者眾多,往後需要接受心理輔導的市民將會更多。
社署前晚為旅行社職員及團員進行過解說,昨晚則為四名災難生還者及九名透過傳媒耳聞目睹慘劇的市民提供輔導。解說會上,各人表現尚算平靜。
社署總臨床心理學家劉家祖說,他們先安排求助者各自表白個人對災難感受,然後進行小組座談,互相傾訴,心理學上名為心理急救,作用是宣洩抑鬱。
他指出,社署至今接獲九十六宗海嘯慘劇後求助的個案,其中二十六宗需要跟進輔導,兩宗屬有抑鬱表徵的「較嚴重」個案,該兩人並無直接經歷海難,卻因獲悉海嘯新聞後勾起過往不愉快的個人經歷。
香港居民在海嘯中失蹤者仍多,他們生死未卜,有些失蹤者可能永遠都找不到,他們的親友可能暫時不會出現哀傷感覺,甚至往後五、六年仍會幻想失蹤者尚在人間。
劉家祖擔心情緒困擾個案將會陸續增加,而輔導這類個案,比輔導交通意外死亡及病死死者的親友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