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記電訊國際主席霍建寧先生昨天宣布大規模裁員時一再強調,今次的大規模裁員行動是因為政府的電訊政策欠佳包括引入過多競爭及收回CDMA頻譜等,公司為了適應負面的經營環境才作出大裁員的決定。他並且強烈否認和記電訊今次裁員是無情無義。
和記電訊在農曆年前夕大規模裁員七百五十人是否無情無義大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該公司把裁員的決定歸咎特區政府及政府的電訊政策卻顯然是罔顧事實、混淆視聽的;我們認為,和記電訊這種諉過於人、推卸責任的做法不但要不得,對被裁的員工及政府都是不公平的。
首先應該看到,特區政府的電訊政策雖然不時有轉變、雖然不時因應市場及技術發展而有調整,但大體上都是朝着開放市場、引入競爭的方向走,這樣的政策方向不但符合消費者及整體社會的利益,也符合國際電訊市場的發展潮流。試想想要不是政府開放電訊市場讓不同的經營商在固網電話市場及流動電話市場互相競爭,香港的通訊服務怎可能大幅改善、香港的固網電話費及流動電話費怎可能大幅下降、香港使用流動電話的市民怎可能大幅增加呢?和記電訊現在居然批評開放市場、引入更多競爭的政策對該公司不利及促使該公司裁員,難道和記電訊希望政府讓電訊市場回到壟斷時代、難道和記電訊希望政府讓它壟斷電訊市場嗎?
更何況政府的開放市場政策並不是突然或最近才出台的,而是一貫的政策,和記電訊作為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它的管理層對有關政策應該早就一清二楚,並且作好各種適應競爭的部署。現在和記電訊竟然要翻舊帳,把大裁員說成是開放市場引入競爭政策的結果。這不是在諉過於人、推卸責任又是甚麼呢?
至於政府收回CDMA頻譜同樣跟裁員沒有甚麼關係。要知道和記擁有CDMA頻譜多年,可使用有關服務的客戶極少,和記本身也把業務重點放在第三代流動電話方面,即使政府真的收回CDMA頻譜,對和記電訊的業務影響也極為輕微,更不要說引發甚麼大裁員了。而且電訊管理局方面已同意延遲三年才收回CDMA頻譜,這樣下來,和記電訊所受的衝擊更少,它怎麼還該把裁員的帳算在政府頭上呢?
我們認為,和記電訊作為一家私營企業當然有權為了提升盈利及改善效率而裁員。然而這一次該公司卻偏要把原來正常不過的商業決定政治化,把裁員的責任推在政府的頭上,我們不知道和記電訊是否希望藉此向特區政府施壓,但我們認為這種諉過於人、推卸責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不會得到公眾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