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習性跟個人脾性有沒有點關係,我不大了了。魯迅愛吃硬的東西,一身都是硬骨頭,那麼周作人是不是就愛吃豆腐?
毛澤東愛吃辣,待人處事手段毒辣,可湖南人本來愛吃辣,辣跟他的脾性該不沾邊。你看希特拉何嘗吃辣,亦殺人無算。拿破崙吃飯快得像特別快車,吃相更難看,有時把十指當刀叉,飯後得換衣服。這號人可不是毛毛躁躁,辦事一塌糊塗?他倒不見得是。
有人說,谷崎潤一郎愛吃溫軟黏膩的東西,筆下的風景、歡愛、對話,也都帶點黏膩。這樣說來,跟他的文風可有點關係了。其實他吃飯特愛吃溫軟黏膩的東西,不過因為蛀牙太多而已。
夠意思的倒是川端康成,他和谷崎都挺愛美食佳餚,同屬饞鬼,只是總吃得比別人慢了三拍,小小一個便當居然分成四次吃,還吃得有滋有味。這不正好是他的脾性?就是死,他也含着瓦斯管,死得慢條斯理,哪像三島由紀夫那麼狂暴,引刀而成一快。
他當真文如其人。《石榴子》有段描寫說,一個女孩把一個石榴子送給要出征的情人,他因太傷心讓它摔落地上,轉身走了。她把它撿起來,在他咬過的地方咬了一口。這是川端的文筆,真好比他將便當一分為四那般細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