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沒有民主胸襟

政府沒有民主胸襟

盧偉明

剛踏入新一年不足一個星期,已發生了兩件事件,足見政府完全欠缺民主胸襟。第一件事,是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於元旦日,在立法會範圍內遭警方拘捕。第二件事,是台北市市長馬英九被拒入境。這兩件事看似沒有關係,但從政府處理不同意見人士的做法看來,情況沒有太大分別。
元旦日早上,有一個「反政客亂港大遊行」在中環遮打花園集合。當時,立法會議員梁國雄走到遮打花園隔鄰的立法會停車場,向在場的請願人士分享自己的看法。可惜,請願人士對於梁國雄的演講有很大的反應。根據不同傳媒的報道,請願人士的反應,包括以手上的請願標語及紙張拍打梁國雄的面部、用大聲公向梁國雄的耳朵高叫口號、發出類似恐嚇字句如「打死你個漢奸」威脅梁國雄的人身安全等。

平常心看來,錯的應是在場的請願人士,奈何警方的執法卻是以「破壞公眾安寧」拘捕立法會議員梁國雄,以平息當時的情況。有論者質疑,警方這次執法,與《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有商榷處,亦有論者認為,警方的執法有顛倒是非之嫌,將一個在場受到攻擊的人,被錯誤理解成「破壞公眾安寧」的始作俑者,可見警務人員的人權概念非常薄弱。
較早前,梁國雄在立法會範圍內,已遭行政長官董建華的私人保鑣粗暴攔截;今次,警方在立法會範圍內無理拘捕梁國雄,不禁令人懷疑,政府對於個別不同意見人士,是否繼續採取針對性的執法,儘管其是受到民意認同的立法會議員,只要其在政府的「黑名單」內,任何法例的保障都不適用。以上種種,實需要政府一一解答,否則政府的管治危機,只會在新一年甫開始就繼續下跌。

另一件事,就是台北市市長馬英九被拒入境。在主權移交後,馬英九曾兩度訪港,這次是應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邀請,發表「從台北看華文城市的興起」演講。這個演講,恰恰與香港社會討論熾熱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有很密切的參考意義。然而,馬英九未能成功取得入境處的簽證,變相被拒入境,卻沒有任何解釋,只以「個別事件不作評論」為由,香港人完全蒙在鼓裏。
政府一意孤行,在西九龍發展文娛藝術區,以創地標的天篷爭議最大。不同入圍財團紛紛到世界各地,向藝術大師取經。這次,香港人有機會了解另一個華文世界對於文化藝術規劃的經驗,卻被入境處拒諸門外;在惋惜之餘,亦令香港人臆測,不給予馬英九簽證,與其較早時評論《反分裂國家法》有關。
一位是香港立法會的民選議員,另一位是台北市的民選市長,面對不民主的政體,要暢所欲言亦不容易,一個無權無勢的香港市民,情況就更加嚴峻。惟有一個經過民主普選洗禮的政府,政策才能透明,官員才會問責,言論才可暢通。民主到來前,民意必須堅定,市民必須團結,社會自會慢慢向前,走出困境。
……………………………………………………
作者為香港民主發展網絡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