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海嘯令南亞島國斯里蘭卡捕魚業及製衣工業陷入空前危機。坐落海邊的工廠遭巨浪破壞,工人或死或失蹤,定單也一落千丈;漁民的漁船及捕撈工具被摧毀,因擔心海嘯再次發生,不敢出海的同時,國民及遊客都擔心海魚會吃失蹤災民的屍體,因此拒絕吃魚,魚價大跌,令百廢待興的斯里蘭卡的重建工作更困難。
斯國首都科倫坡的一位市民表示,以前一公斤海魚要四百斯里蘭卡盧布(約三十二港元),海嘯過後國人都不敢吃魚,市面上海魚一公斤只要一百五十盧布(約十二港元)。他說,國人不敢吃魚,就像回教徒不吃豬肉一樣,原因是海魚像豬一樣,吃了「骯髒」的東西。他估計,最少要半年後,人們才會恢復吃魚的信心。
此外,中南部幾乎所有漁民,都因為害怕再次發生海嘯而不敢出海。有鑑於此,當局昨日特別安排漁民出海捕魚。現年四十五歲的南部海港Marisa漁民Somasari昨日凌晨二時,攜同另外六名漁民出海捕魚,成為海嘯後災區第一批出海捕魚的漁民。
他們在昨日中午十二時返航時,攜回近三十公斤的魚穫。Somasari說:「我們不敢走到遠方深海處捕魚,只在近岸作業,因為始終還是擔心海嘯會重臨。」
新鮮海魚撈上岸後,當局安排一批漁民及當地鄉紳,立即將魚煮熟及品嘗,希望借這次行動去鼓勵漁民重新出海,也增添人們吃魚的信心,最終令漁民在接受外界食物及清水的救助外,還可自力更生,重建家園。
另一方面,位於斯國重災區加勒市的一家製衣廠,雖距海邊約三百米,但仍被海嘯帶來的洪水浸上兩米深,八千多件成衣被浸,三百多卷布料被沖走,導致工廠損失達二百萬盧布(約十六萬港元)。
該廠老闆愁眉苦臉地表示,工廠原有二百一十名工人,其中一人證實葬身海嘯,另有二十人失蹤,其餘很多工人無家可歸,由於害怕海嘯再發生,都不敢到這裏工作,令他請不到工人。同時,入口商擔心風險,亦不願向他們下定單,令他的工廠陷入建廠十五年來最嚴重的危機。據了解,斯國南部大批製衣廠,受到天災影響面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