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從泰國蔻立攀牙寺(BangMuang)停屍間轉進一條僻靜的道路,路旁盡是一支支插在泥地上的幼小木條,繫在木條的碎布,隨輕風飄揚,在連綿數里的路上怎也看不見盡頭。這裏是蔻立其中一個土葬場,每塊木條之下,都埋葬了一具已抽取DNA樣本、暫無人認領的遺體。荒山野嶺,千里孤墳,是最少逾千名泰籍及外國海嘯罹難者的臨時安息之所。他們被埋在這千人塚,靜待遠方親友把遺體帶回老家。 記者:雷子樂(蔻立)、林社炳(布吉)、譚暉
蔻立是這次世紀海嘯的重災區,不少港人在這兒失蹤或受傷。直至昨日為止,共有四千一百四十三人在蔻立及攀牙區死亡,包括二千二百一十三人外國死者,失蹤者達三百三十六人。本港警方已在蔻立找到最少五名失蹤港人的證件。由於大量屍體需要處理,冷凍櫃不敷應用,有關當局陸續把已抽取DNA的屍體挖坑暫葬。
記者昨來到蔻立其中一個千人塚,甫踏出車門,一條約百米長、近一米深的屍坑就呈現眼前。記者昨日目睹二十名死者下葬。他們入土為安的一刻,連一副棺木也欠奉,僅以屍袋裹身。插在泥地上的木條是死者的臨時墓碑,身穿防化衣、頭戴防毒面具的工作人員,正小心翼翼核對木條上的資料及在附近噴灑消毒藥水。
當一切準備就緒,鏟泥車就把泥土輕輕推壓入土坑,海嘯罹難者就這樣長埋黃土。土葬場的負責人說:「當有親人前來認屍,我們隨時可將屍體挖出讓他們帶走。」現場所見,這土葬場最少有兩條葬坑,其中一條就在車路旁邊,但不見盡頭的車路似乎已葬滿屍體。另一條葬坑也由樹林沿路口伸延,看來也快會「爆滿」。面對陸續有來的屍首,究竟能否逐一被親人確認?當地人士表示,這土葬場最少埋葬了逾千具屍首。
土葬場另—角亮起紅紅火光,這處是一個火葬場,只要死者家人同意,義工馬上會將屍體火化。軍車不斷運來一車又一車的輪胎,工人們整天忙着斬柴,為死者準備「墓碑」,也為火葬提供燃料。義工將柴枝、車胎、屍體就地焚燒,縷縷灰煙冉冉飄起,火化一具屍體最少要四小時,當遺體燒剩一小點骨頭,親人就可將之帶走。
千人塚的氣氛淒清,工作人員則嚴防細菌擴散。現場由泰國軍方把守及負責搬運屍體。工作人員不斷運來乾冰,以免屍體在等待落葬時發出臭氣及滋生細菌。記者採訪時也不能踏出草地範圍半步,要在火葬場三十米外拍攝,以免不慎接觸到屍體感染細菌。工作人員更千叮萬囑:「—旦碰撞到甚麼,記緊通知我替你消毒!」
另外,記者昨路經蔻立一所被海嘯徹底摧毀的度假區MerlinResort,看見軍方已出動裝甲車、鏟泥車、推土機等重型裝備清理,災場有不少孩子、婦人在廢墟中拾荒。
英國《泰晤士報》昨日以《遊客的秘密亂葬崗》為題的報道,強烈批評泰國政府未通知死者家屬的情況下,把死者屍首埋葬在類似上述土葬場的做法太過份,並質疑泰政府有隱瞞死傷數字之嫌。
不過,與本報記者視察的千人塚不同,《泰晤士報》報道提及位於攀牙的萬人塚上,被埋葬的屍體沒有任何識別之處,無法辨認其身份及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