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傳媒近年冷待亞洲新聞,一九八八年中亞國家亞美尼亞地震,美國電視台四十八小時後才播放災場畫面。但這次世紀海嘯一發生,美國傳媒就群起廣泛報道當中驚心動魄的場面和故事,而且多日來一直佔據頭條位置。
《洛杉磯時報》專欄作家普拉特形容:「今日美國一般電視迷都日日夜夜聽到印尼班達亞齊、斯里蘭卡科倫坡和泰國布吉,它們在美國也火速成為家喻戶曉的地名。」
紐約州雪城大學的電視研究專家湯普森認為,海嘯的估計死亡人數不斷升高,加上不斷湧現的驚人畫面,「兩者合起來,就發展成全年最大新聞之一」。他指出,海嘯剛好發生在聖誕節後的新聞淡季,在這強調溫情分享的佳節突然發生災難,對大眾的衝擊特別大,但他認為美國人基本上仍是只關注本國的事。
有分析家認為,美國傳媒理直氣壯地抨擊政府起初對海嘯災民援助不足,發揮了專業本色。不過美國傳媒強調屍橫遍海之類的畫面,引起《印度快報》評論員馬利克不滿:「在九一一後,他們說要尊重受害者私隱和感受。東南亞最大悲劇為甚麼成了美國電視台的追逐屍體迪士尼派對?是狗仔隊終於盯上災難了嗎?」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