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情的天災,奪去逾十萬人性命,不少災民等候救助,幸好一班來自英國、香港及美國等地的熱心義工,他們是災區的彩虹,他們直闖泰國、印度、印尼及斯里蘭卡的災區,施以援手,帶災民走出困境。義工們親睹災區慘況,百感交集……
「班達亞齊給我的印象就是無數傷痛的面孔和疲弱的身軀。」是次到海嘯重災區印尼亞齊省進行救災工作的無國界醫生隊伍包括兩名香港義工,其中的女護士劉蘊玲,昨在她的網上救援日記中有這樣的感受。
在學生時代已投身無國界醫生義務工作的阿玲,曾到過南蘇丹、科索沃及阿富汗等戰區服務,可說是「身經百戰」,但對於今次到達受到前所未見的海嘯天災蹂躪災區,阿玲顯然有另一番感受。她昨晚在災區接受本報記者電話訪問說,這場天災的殺傷力很大,亞齊省首府班達亞齊有如一個廢墟,特別是海邊的居民,在一剎那便變得一無所有,他們的心理創傷也特別嚴重。
阿玲與另一位義工港大研究生高永賢和其他工作人員現時住在當地一間醫院,她說,由於地方有限,所以在生活上必須自我調節。正如阿玲在第一天到達班達亞齊時,在她的網上救援日記便這樣說:「由於當地的物資供應十分緊張,忙了一整天,流了滿身汗的我,只能獲得一小桶水洗澡。睡覺時,男女志願人員分睡兩間病房,沒有病床,我們只能將墊褥鋪在地上睡覺,天氣炎熱,加上不斷被蚊蠅騷擾,雖然我曾經參與過多次救援工作,也實在難以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