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互聯網絡每到夜晚便大塞車斷線,元旦日更是通宵down網,翌日又無事。接着的這幾天,晚晚如是。
以往也曾發生這種情況,可以肯定,是黑客散播病毒攻擊網站。今次情況不像是網站被技術性擊倒,正百思不得其解,忽然靈光一閃,想到大概是世紀大海嘯後失蹤者家屬不斷聯網通報消息。上網查看死傷失蹤名單的人,來自全球,在網絡上通宵達旦焦慮搜索,希望獲得一絲線索。網絡從未如此繁忙過,失蹤和死難者家屬朋友把希望寄託在寬頻上,是以往救災工作中難以想像的搜救活動。網絡世界原是虛擬佔主導的,這次卻發揮實際有效的強力協調救援潛質,令人意想不到。
在泰國失蹤的遊客,來自五湖四海,發達國家的國民不算少數,歐美各國政府對南亞災難從來都是漠不關心的,但大批國民蒙難,只好硬住頭皮,出錢出力「賑災」。涼薄點看,外國遊客一日未尋回,各國政府都會肉緊關注災情。如果太快善後,各國救援便會像海嘯前激退的潮水,往大海急速回撤,南亞損失了的人命就算直迫二十萬大關,各國政府也會以本土民生福利為借口,拒絕落叠支援。這次印度受災嚴重,但第一時間拒外國救緩組織入境,大抵是厭倦了名牌人道組織的政治手段。而當大地受着九級地震煎熬時,印度一個偏遠島嶼上一位準媽媽跑到森林避難之際動了胎氣,邊走邊誕下一個男孩,父母決定給他改名「海嘯」。在母親懷裏熟睡的「海嘯」很俊,這是迄今為止最美麗自然的「災難」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