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英琦和何秀蘭領隊,45條關注組的議員及助理參觀西九龍文化發展區展覽。總體來說,場館比預期狹隘,儘管三大財團都各自努力排列資料,但是帶進去的疑團,看完了展覽仍是大有保留,有些地方,反而加深了顧慮。最感到不安的地方,是三個設計,都完全不能令人感到,建成的西九文娛區,會給人一個自由自在的空間去發展藝術、欣賞藝術,反而感到很大的壓迫感和局限。變更清晰的是,這三個真的是地產項目。一個主要是超級龐大的商場酒店;一個主要是超級龐大的豪宅商業大廈計劃;那些文化設施和廣場,不像公眾擁有的空間,倒像增加這些酒店威煌的廣場、豪宅的會所設備。餘下的一個,則似乎整個低座文化建築群及天台的園林,主要是為後面的豪宅商廈保障了無敵海景。住用這些住宅、商廈和酒店的人士會有十分舒暢和氣派的環境,但為文化藝術而來的人會不會感到同樣的舒暢?
畢竟這一大爿物業都是財團旳私人物業,為私人機關所控制管理,到時不是由警察執法,而是由保安人員執行命令。批出的土地,自然不再屬公家,亦非公共機構可以過問。
我們最感關注的是執行問題:假如日後地產商財團不依照承諾,建設及提供資源維持有關的文化場館及活動三十年,那又如何?現議的形式是以此為批地條件的,但是批地條件政府因應發展商要求,有權隨時寬免更改,在鴨脷洲油庫、愉景灣等例子大家已經見到了;而且不依批地條件,政府法律上最後的撒手鐧只是收回批地,這實際上如何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