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30年的30個1月份,上升月份佔17次或總數的57%,平均每月升幅高達3.9%。將統計期減半至15年,則上升月份只佔6次或僅40%,平均每月跌幅0.5%(恒指昨日已跌1.3%),1月份尚非太壞的月份。可趁低吸納藍籌,例如新鴻基地產(016)。
■由去年10月下旬低位起計,恒生指數至今升幅10.2%。期內長江實業(001)升幅21.4%,而新地升幅則為9.7%,略為跑輸大市,但跑輸長實逾1成,有追落後概念。
■04年(6月年結),新地營業額217.64億元,跌5.1%;純利69.23億元,增9%,每股盈利由2.65元增至2.88元。03年曾為物業撥減值準備12.29億元,04年再無同類項目,是04年業績回升的主因。去年業績只反映前年低價售樓成績,05年將大大不同。
■05年,售樓面積與邊際利潤上升,租金收入(去年高達49.78億元)受惠於經濟復甦與零售市道好轉,往年物業撥備料有部份回撥。盈利預測115億元,大增66%,每股由2.88元增至4.79元。現價76.50元,預期16倍。
■新地與新創建(659)共同擁有的紅灣半島,順應民情,不予拆建,發展商少賺四五十億元,見財化水,政府庫房亦見財化水。紅灣半島若重建,庫房收取發展商更多的利得稅,承建商在承建工程中獲利繳付利得稅,「建成後豪宅」買家支付較高的印花稅(樓價672萬元以上印花稅稅率3.75%,672萬元以下低得多),庫房少收估計達12億元以上。
●新地去年6月底每股帳面NAV56.35元,計入物業增值與未來利潤,估計實際NAV89元以上,值得趁低吸納,中線而言,新地有機升至接近實際NAV。
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