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帶:免疫系統出錯致牛皮癬

健康地帶:免疫系統出錯致牛皮癬

認識牛皮癬(四之一)
很多人聽到「癬」這個字,便誤以為牛皮癬是由真菌感染、具傳染性的皮膚病。其實牛皮癬又名銀屑病,中醫稱為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病,在亞洲每一千個人就有三個是患者。當中約有三成患有是屬於中度至嚴重的病情;大部份病人在二十歲後才發病,但有10%至15%的患者在十歲前發病。牛皮癬是不會傳染的,因此患者可以游泳,亦毋須與家人分開洗滌衣物。

部份藥物可致病
牛皮癬患者的免疫系統發出錯誤信號,使皮膚的角質細胞加速增生。一般來說,正常的角質細胞會在一個月內死去及脫落,然而牛皮癬患者的皮膚生長周期卻在五天內完成。除了遺傳因素外,環境因素亦可誘發或影響此病,如溶血鏈球菌(Streptococcus)感染及工業污染;另外,亦可由藥物引致,包括鋰劑(lithium)、亞士匹靈(aspirin)及受體拮抗劑(betablocker)等。此外,情緒、外傷、吸煙及患感冒後都可能引起此症。
皮膚呈紅色斑塊,界限明顯,表面粗糙而且覆蓋了一層層銀白色的鱗屑,最容易發病的位置是頭皮、手肘、膝蓋及背部,嚴重時可影響全身,如皮膚加厚爆裂或出膿胞、頭皮發炎、指甲凹陷、離甲,甚至影響生殖器官。

牛皮癬可分為五類。
1)斑塊型:約90會病患屬於這種類;
2)點滴型:受鏈球菌感染誘發出來,面積較細會脫皮,常見於小童及青年;
3)膿胞型:常於已起牛皮癬的地方長出很多小膿胞;
4)紅皮病型:主要症狀是瀰漫性潮紅和落屑,全身變紅;
5)關節病型:可對稱或不對稱,當發生於手指或腳趾、手臂、肘、膝等的關節發炎、腫脹更嚴重者會會關節變形。
未有徹底根治方法,但有控制病情的治療,包括外用藥物療法、光學療法、系統性藥物療法和生物療法。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