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批評《反分裂國家法》惹禍<br>馬英九被拒來港

公開批評《反分裂國家法》惹禍
馬英九被拒來港

原定下周二訪港出席一項學術講座的台北市市長馬英九,因特區政府拒絕發出簽證,被迫臨時取消行程。馬英九對無法成行表示遺憾,認為今次事件顯示港、台關係倒退。港府消息人士則指因馬英九早前曾公開批評北京制訂《反分裂國家法》草案,現時不是他訪港的合適時間,有學者及香港政界人士批評特區拒絕反台獨的馬英九訪港,不但無助統一,反而損害香港「一國兩制」形象。

在香港出生,與香港有密切關係的馬英九,應本港多間大學,及美國民間組織百人會的邀請,原定下周二訪港三日,出席港大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舉辦的「從台北看中華文化城市的興起」講座,但昨日接到主辦單位通知無法取得入境簽證,被迫取消行程,講座押後到四月舉行。

「感港台關係倒退」
馬英九在台灣接受訪問時說,對事件感到非常遺憾,他從未想過有關文化的訪問也無法取得簽證,令他感到港台關係倒退,也不利日後兩岸關係發展。至於今次事件是否北京從中阻撓,馬英九說他無法判斷,但不排除這個可能性。
台灣陸委會主委吳釗燮稱,已透過駐港代表鮑正鋼了解港府的理由,港府今天將給台灣一個「官方說法」,若港府的理由「不合理」,陸委會將有「強烈表示」,不排除向港府提出抗議。
特首辦發言人表示,政府政策是不會評論個別申請簽證個案。不過政府消息人士表示,今次馬英九被拒入境,是因為他較早前公開批評全國人大制訂反分裂法,所以現時並非馬英九訪港的適當時間,政府歡迎他今年稍後適當時間再訪港,據悉今次拒絕馬英九訪港,是中央政府的決定。
有親北京政界人士指出,中央正全力制訂《反分裂國家法》草案,以打擊陳水扁政府的「漸獨」手段,要令台北當局明白目前兩岸關係相當嚴峻,而全國人大將於今年三月審議該草案,期間中央會用強硬態度處理兩岸關係,香港雖是特區,但在統一問題上不能例外。

李柱銘:驚人治港
同獲邀請參加講座的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批評北京新領導層態度強硬,會打擊「一國兩制」國際形象,對統一毫無好處:「外國唔止覺得香港係『京人治港』,而係變成『驚人治港』。」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批評當局處理今次事件手法不高明,馬英九一直主張反獨,支持兩岸對話交流,今次拒絕他訪港,只會間接打擊台灣統派力量。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研究統籌員黃家英認為,目前兩岸大氣候嚴峻,若馬英九訪港,可能會向台灣釋放錯誤訊息,以為兩岸關係緩和,所以北京借此表明立場。
台大政治系教授葛永光表示,今次事件顯示中國「一國兩制」的局限性,對中國的對台統一宣傳反而不利,「相較於民進黨政府,馬英九代表台灣的開明派,中國應區隔不同的作法。」
民進黨籍的台北市議員周柏雅指出,限制台灣的直轄市市長赴中國訪問,是中國現行政策,馬英九被拒絕也是理所當然。
曾在立委選舉時高舉「去一中」的國民黨籍議員林晉章,對馬的受阻很感意外,新黨議員李慶元則說,這對馬英九而言,未必不是好事,阿扁政府以後就不能再說馬是「香港腳」。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