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殊委父親及克林頓籌款

布殊委父親及克林頓籌款

美國政府在賑濟海嘯災民上再加把勁,總統喬治布殊周一宣布委任兩位前總統──父親老布殊和克林頓,一起推動國內募捐活動,希望籌得更多善款救災。路透社分析指出,今次海嘯讓美國、中國、日本和印度這四個競相加強在區內影響力的國家,得以透過賑災建立仁義形象。

美中日印藉賑災增影響力
美國政府至今已認捐約二十七億三千萬港元賑災。喬治布殊在白宮與兩位前總統一起會見記者時,促國民與商界捐款給慈善團體,幫助災民。他們表示沒有定下籌款目標,但初步反應非常踴躍。
除了捐款,喬治布殊政府還派美軍到災區協助救援,並派國務卿鮑威爾率團到亞洲出席國際賑災峯會,同行者還有喬治布殊弟弟、佛羅里達州州長杰布布殊。
分析家指出,美國藉此想改善在反恐和伊拉克戰事中受損的形象,但喬治布殊在海嘯後無即時公開講話,加上初時只捐一億一千七百萬港元,被外界批評「吝嗇」。太平洋論壇CSIS研究主管格洛斯曼直指,華府「想修補形象,但浪費了機會」。
日本上周認捐三十九億港元,壓倒美國成為最大捐款國,周二又表明準備大規模派遣自衞隊到印尼救災。分析家指日本近年在區內領導地位逐漸被中國取代,這次捐出巨款和參與救災,可望提高在區內影響力,提醒區內國家,日本才是可靠夥伴。格洛斯曼表示:「日本在財力上佔優勢,從而擊敗中國,因為中國財力有限。」
其實中國也捐了逾五億港元,對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不算小數目,反映中國想在區內和世界扮演更重要的外交角色。北京大學國際研究教授賈慶國說:「中國愈來愈強大,其他國家感到不安,只是無公開表明中國威脅他們。中國新領導層希望改變這種想法,所以積極捐錢。」

德捐52億奪日一哥地位
印度自己也是災區,但仍主動向向斯里蘭卡災區提供協助,不甘示弱。但日本的捐款「一哥」紀錄周二被德國打破——德國政府消息人士指,德國內閣周三會通過捐款五十二億港元給賑災,此將一躍成為捐款最多的國家。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